●投資署助理署長李淑菁昨於上海參加經貿合作交流會,推廣香港營商優勢。 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在「一國兩制」優勢下,香港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吸引了不少海外及內地的商家來港投資展業。投資推廣署表示,自2023年至今,協助超過1,330間企業,包括金融科技、食品進口及分銷等企業,在本港開設或擴展業務。投資署表示,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態非常蓬勃,食品市場潛力亦相當大,署方會協助相關企業在港營商及擴展全球業務。

特區政府官員近月馬不停蹄對外招商引資,而投資署助理署長李淑菁昨在上海出席「2025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貿合作交流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專場)時,向長三角相關產業企業推介香港的營商環境及創科發展機遇,強調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鼓勵企業善用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與長三角地區形成優勢互補,拓展海外市場。

完善初創生態圈 助科企外闖

李淑菁指,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及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同時是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透過互聯互通機制無縫連接內地與國際資本市場,為企業提供融資便利。作為國際高端人才中心,香港擁有世界級研發基礎設施、一流學術研究資源、多元文化人才庫及完善的政策和資助體系,並具備活力充沛的初創生態圈,是科技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的理想跳板。

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專場活動上,她重點介紹香港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產業的最新發展,包括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相關資助政策、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下15所聚焦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研發中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以及特區政府對創科企業的資助及人才引進政策。

李淑菁強調,特區政府正從策略、研發、基建、產業發展、數據流動、應用及人才等方面,全方位推進人工智能在港發展。她亦推介投資署對內地企業來港開業及拓展國際業務的免費服務,並推廣署方下半年的旗艦活動,鼓勵長三角企業善用香港優勢開拓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