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李世榮、黃冰芬。 民建聯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千尋)香港擁有珍貴且獨特的地質資源,惟現時尚無世界自然遺產。民建聯昨日舉行發布會,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將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西貢園區內的六角形火山岩柱群,與浙江、福建等地的流紋岩地質景觀,合併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並統稱為「中國流紋岩」,以打造兼具國際影響力與本土特色的世界自然遺產典範。民建聯同時倡議設立「中國流紋岩研究中心」,加強流紋質火山作用的科學研究及科普推廣,為遺產地的保育與管理提供決策支援。

西貢火山岩園區的六角形岩柱群由約1.4億年前的火山岩漿冷卻形成,原始面積達150平方千米,是全球面積最大、柱體最粗壯的流紋岩柱狀節理群之一。其景觀錯落有致、渾然天成,具震撼視覺效果及珍貴科研價值,已於2022年10月入選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全球首批地質遺產地名錄之一,與珠穆朗瑪峰、石林及美國黃石地質公園、科羅拉多大峽谷齊名。

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表示,香港在申報「中國流紋岩」世界自然遺產項目上具有四大優勢:一是世界級地質奇觀,含獨特地質精華與龐大規模;二是地質特徵全球罕見,西貢石柱群形成全球最大流紋岩石柱島群海蝕地貌;三是自然保存狀態完美,原貌未經修飾;四是城市與自然完美融合,「作為超大城市中的地質公園,石柱群是活的地質教科書,被譽為中國流紋岩『活化石』。」

助提升國際形象 促進綠色旅遊

李世榮指出,申遺不僅有助提升香港國際形象與城市品牌,亦可促進綠色旅遊與可持續發展,推動綠色產業與新質生產力。他透露,已與相關政府部門展開初步溝通,反應正面。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指出,全球擁有六角形柱狀火山岩的著名地點共7處,其中4處位於中國。除香港西貢外,另有浙江臨海與衢州,以及台灣澎湖,均分布於香港周邊地區。若僅由香港單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則在整體流紋岩地貌研究及遺產價值呈現方面存在不足;推動聯合申報則有助保留流紋岩形成的地質歷史完整性,並可發揮內地科研實力與香港的國際聯繫功能,有利於提升申報成功率。

成功申遺需統籌規劃與跨部門協調,黃冰芬建議由特區政府牽頭開展申遺工作,聯絡國家相關機構,並設立專家諮詢委員會,協助制定「中國流紋岩」的統一品牌與標準,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並支持設立民間展覽館或研究中心,加強公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