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8月剛開始,投資者百感交集,就在貪婪與恐懼之間徘徊。特朗普一如以往,行事魯莽。他「炒掉」勞工統計局長的決定,對於過往歷任總統而言,都是難以想像。然而,他的行動不無支持者。金融業界內享負盛名如達里奧亦不諱言,他可能亦會做差不多決定。非常時期,非常手段,看來是普通常識,起碼對支持者而言如是。

暫時看來,即使特朗普大發雷霆,甚至借故炒掉美國勞工統計局長,並對其作出嚴重指控,而無提出證據,再加上美聯儲有委員主動請辭,讓特朗普有機可乘,可以把自己人安插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成員中,甚至已經公開表示,對於候任主席已有幾個人選安排,但似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已經置之度外,雖千萬人吾往矣,堅持要數據為本,直到不能再堅持為止,一定要以關稅落實後的經濟數據,說服大家是否真有需要減息,而不是屈服於特朗普的威迫。

一切還原基本步,看數據而行,最新公布的貿易盈餘,當然是赤字,但赤字不及預期般嚴重,惟不能直接解讀為關稅措施奏效,因為過去數月有大量美國消費者以至入口商,提早入口購買,稍後不可能再有相應程度的增加訂單。

零售商提前入口 短期勢難再加單

最新所見出口下降的速度比早前放慢,而入口比之前放慢更多,即為最明顯的證據。其他數據方面,工廠訂單大減,耐用品訂單亦減,並遜於外界預期,都在說明,姑勿論關稅措施的最終支付者可能是美國消費者本身,都已經在打擊經濟活動中。短期宜小心留意科技股以外的傳統美股轉弱中。

以此觀之,美股繼續由科技股帶領,幾乎無懸念,因為傳統舊經濟無可避免受到關稅戰的影響,消費者與入口商在關稅完全落實前,已經提早入貨,短期內不會重複,應是可預計的事實。

說到底,科技企業有更多想像空間,在估值層面更容易帶來自我實現預言,由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推動,反過來為科企本身爭取更好的融資條件,以至更佳的財政實力。

隨着大如美國蘋果這個龍頭科技品牌亦承諾在可見將來大額投資美國,某程度上,可見特朗普對這些企業的威迫利誘產生影響,顯然,美科企不可能完全不理會特朗普的要求,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冷淡對待特朗普,是完全兩回事。

迫美藥廠降價 進口藥增關稅

另一邊廂,特朗普要求美國藥廠大幅度降價,以回應其要求,否則將面臨行政措施打壓,藥廠股價亦自然難有好表現,此舉亦配合針對來自美國以外生產的藥物,大幅度提升關稅,幾面開弓。對於各產業類似干預,特朗普勢必不會驟停。對於投資者選股以至風險管理,自然要額外留神。

(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