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祥
客家有個名山稱梁野山,梁野山方圓百里,山山窩窩村莊數百個,俗話說:梁野山山山有奇珍,窩窩有異寶。梁野山腳下有個小村叫高崠、高崠村不大,不到50戶,300多人口。
高崠村主任是我二舅,已經3年沒有拜訪他了,今年春節正月初四,我帶老婆女兒到二舅家拜年,這是個美麗的小山村,處於梁野山南坡,雖海拔高、坡度大,但坐北面南,背風向陽,村民以種植優質稻和綠色蔬菜為主,兼及採收春筍、冬筍、紅菇、香菇、金線蓮以及中藥材,雖然並不富裕,但也悠然自得,堪比世外桃源之境。村口即水口,有伯公坊,方圓數丈,周圍巨木參天,旁邊小溪流水潺潺。這次一進村口,就覺有些異常,原先過年時節,伯公坊前香煙嫋嫋,爆竹紙屑遍地,這次來,伯公神位面前只有一炷香,地上整潔不見鞭炮屑。
客家人好客聞名於世,不管城鎮鄉村,一到年節,都異常熱鬧,鞭炮連日達夜,喝酒也極其豪爽,來的客人不喝倒幾個就不算盡地主之誼,這次進村卻異常安靜,怪哉。在山村,人一到村口,放炮;進家門,又放炮;酒過三巡,再放炮;喝酒後期划拳,又放炮;酒喝完結束,再放一掛鞭炮。到了二舅3層小洋樓門口,不見往年的「鳴炮歡迎」,只見二舅大步迎來,見我拿着大包小包,他似有些責備狀。
坐下喝茶,泡上梁野綠,甘潤清香,此處空氣清新且風景絕美。茶過三巡,問二舅,我進村來不聞以往熱鬧的鞭炮聲,卻是為何。
二舅道,曉勇啊﹗你幾年不來我家,不知這裏情況,以前是窮,過年放鞭炮是送窮神,一年的輕鬆時刻圖個紅火熱鬧喜慶,但這十幾年來,大家都有些錢了,過年時節哪家都不是買上成千上萬的爆竹放嗎?一到過年夜子時一過,鞭炮把小山村震得像個海灣戰場,而且空氣品質太差,從初一至十五都雲裏霧裏的毒霧縈繞山村,你那表弟不是到北方大城市搞不銹鋼裝修嗎?那個城市是整年「屁恩兩個半」超標嗎?我忙糾正,是「PM2.5」即「霧霾」。我那寶貝孫子在那出生,生下3個月整天就是咳嗽,但到醫院咋整都整不好,去年過年時他帶着媳婦兒子早早放下活計,臘月二十就回家了,一回家,我這山溝空氣多好啊,寶貝孫子3天後就不咳嗽了,我們一家別提有多高興啊﹗但到了過年夜,從晚上10點開始鞭炮聲不停,我那孫子舊病又復發了,加上鞭炮驚嚇成急驚風,年初一凌晨3點鐘我們急忙把他送到縣醫院,而且我們這個細(小)村子,那天還有一個老大爺、一個老大娘,分別因為心臟病肺氣腫都送到醫院去了,好好的那麼吉利的大年初一,這個村子半個村的人都到醫院侍候病人了,你說晦氣不晦氣,而且更氣人的是我到鄉政府開會時,好幾個鄰近的村主任嘲笑二舅是不是年初一搬到縣醫院辦公去了,要奪院長的權了。
你看看,二舅這裏這麼好的空氣、山林,怎麼搞得跟污染嚴重的某些城市一樣呢,我們可不能把自己嗆死,所以正月十五一過,我們就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議定村規民約,從那以後不管紅白喜事還是領導光臨、企業開張,不許放鞭炮了。
這一年來,村裏成了縣裏的旅遊重點村,融入了「環梁野山一體發展實驗區」,村民把田地集中起來,連片種油菜,劈塘種植荷花,秋冬收集牛合亂、蓮子等野果,成了閩粵贛邊有名的生態村旅遊村和長壽村,村裏9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5個,他們豁着牙的笑臉還上過美國紐約廣場的大銀幕呢,我忙糾正道,那不是電影銀幕,而是電子大熒幕。
二舅說︰「我們要與時俱進、移風易俗,我們村還規定,親戚上門也不要帶東西,你這大包小包不是見外了嗎?以後到二舅這裏盡可以空着手來了。」我在二舅家耍了一天,直到夕陽西下,雖然是初春乍暖還寒,但風依然是柔和的,大山環繞的小山村自有一種祥和的氣氛。
我站在二舅的院子裏,看到周圍寧靜而如詩如畫的山村景色,呼吸着潤甜的空氣,心中一陣陣暖意,心中默念着「家鄉真好;梁野山,真好;高崠,真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