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律師夫婦在第五島的詩意棲居。作者供圖

伍呆呆

我有很多律師朋友,其中不乏全國聞名的「大狀」。丁茂福律師不是我的朋友。我第二次去被稱為中國第五島的平潭島時,與閨蜜鄧燕婷、平潭鄉賢何龍一同參加為我們舉辦的《在行走中發現美》的文學分享會,在會上識得丁律師,然而也僅是匆匆數語之交,直到我們第三次踏入平潭島,在何龍的帶領下住進丁律師的別墅,才彼此熟悉起來。

初時的熟悉,又僅是最初見面時的熱情寒暄,以及早晚遇到時的禮貌招呼。丁律師彼時正在處理幾個比較大的案子,早出晚歸的,到家後就在別墅樓下一角的案桌上守着電腦專注地處理文件,專注得有時竟忘了將他停在門口的車子熄火,待我發現他的車子發動機還在轟隆隆地響,車內卻空無一人,前去提醒他的時候,他才如夢初醒地道謝,跑去將車子熄火,又迅速地回到案前工作。

其實在還未抵達平潭的路上,我們稱作「龍爹」的何龍已經喋喋不休地誇讚過丁律師的別墅,以及丁律師把平日作為民宿的別墅停止營業,將房間騰出來招待我們入住的真誠。然而到了以後,才發現丁律師的別墅並不是我們認知中的別墅,僅是兩棟面積頗大的中規中矩的樓房,地處熱鬧的縣城中心一隅,走到海邊還有不遠的距離。我們的車子穿過狹窄的小巷開進去,又遇到巷子裏家家戶戶門口都曬着一攤正當季的花生,車子就行駛得更加困難了。索性下車步行,路過那些花生,忍不住彎腰抓了幾顆來吃……是沿海沙地的生花生的清甜味,瞬間我便不嫌棄丁律師別墅的「土」了。

丁律師這位「忙人」忙着工作,早出晚歸,我們一行「閒人」閒着玩樂,午出,更晚歸,大家難得有遇上的時候。但家裏茶几上永遠備着丁太太為我們準備的好茶,還有她得知我們喜歡吃平潭的花生後,貼心地為我們準備的生花生和煮好的鹹乾花生。在喊了兩天「丁太太」後,我們都不約而同地喊她「嫂嫂」了。

不覺間我們就在丁律師的別墅住了7天。上帝用了7天創世,我們在丁律師那間我唸了7遍都記不住名字的,名為「城央親海客棧」的別墅裏享受了7天的美好時光。其間最難忘的,大抵就是一個大雨傾盆的午後,我們無法出門,親不成海,就坐在屋簷下,難得詩情畫意地親了一會兒雨。離開的那天,丁律師忽地搬了幾本書出來要送給我們。一看,是他的詩集,詩集的名字也如丁律師與他的別墅一樣樸實:《心與心之間》。

與我們同樣熱愛文學的丁律師是懂得文字的,懂文字的人就會懂得文字的節制和情感的節制。和所有的詩人一樣,丁律師也寫愛情,他寫的愛情是《我不向你求愛》,因為「我不向你求愛/失去你才能對你永久鍾情」。我很久不曾為文字落淚了,但回到家後細讀丁律師的詩集,讀到他在30多年前寫給妻子婚後第一個生日的詩,以及寫給妻子婚後第25個生日時的《生日守望》,我卻是忍不住熱淚盈眶:「終於/把你的生日守望成我的節日。」一個男人若能對髮妻如此平實、堅持而深情地表白,用在他的別墅住過的朋友老高的話說:「他的內心一定是特別溫暖和善良的。」

很遺憾,我們在平潭島上停留的時間太短,若下次再去,我想我還會選擇住在丁律師的城央親海客棧。若再遇上大雨天,我還會閒坐在屋簷下,捧着這個平潭男人的詩集,靜靜地體味第五島上的詩意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