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洲智能高速可潛無人艇「藍鯨號」。香港文匯報廣東傳真

近年來,廣東得益於生產製造基礎扎實和市場前景廣闊等多重優勢,在發展海洋戰略科技產業方面勢能強勁。其中,「廣東造」無人船艇如蛟龍探海,不斷以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實現無人船艇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初涉高速無人艇這片科技『無人區』,我們幾乎是『白手起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珠海雲洲智能研發人員蔡發君回憶道,彼時,研發團隊終日泡在海上進行測試,對於此前只坐過渡輪的他而言,光是暈船這一項就需要經歷艱難的適應期。

警戒巡邏反走私 「海上哨兵」大顯身手

除了高度緊張的海上測試觀察外,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也是蔡發君工作的難點,比如捉摸不定的風浪、洋流、電磁干擾,以及時有時無難以捕捉的故障……他坦言,有時設備運行得似乎無可挑剔,但平靜得令人心慌;有時則毫無徵兆地發難,比如一個傳感器突然「死亡」,一道精密的控制回路瞬間「凍結」。

2018年,團隊打造的首艘7.5米級安防巡邏無人艇橫空出世,一舉斬獲中國船級社頒發的首張無人艇入級證書,創造了行業里程碑。更讓他自豪的是,之後短短四年內,這款「海上哨兵」已從實驗室走向深藍,在警戒巡邏、反走私、防偷渡等海防中大顯身手。回望征途,那份攻堅克難後的成就感,依舊澎湃如初。

很快,雲洲智能研發團隊還重塑海洋產業模式,通過聚焦海洋油氣、海上風電、海洋測繪、海上安全等領域,開創性地構建了應用示範場景。以中海油潿洲海上油田群為例,曾經數十年依賴大型船舶進行補給物資、水面巡邏、水下探測的傳統模式,現在被靈活高效的智能無人艇打破——人員成本驟降80%,燃油消耗銳減91%,相當於每年從碧波之上抹去5,160噸碳排放,年省成本約1,500萬元人民幣。

高速可潛無人艇 全球首艘珠海下水

「如今,國產高速無人艇已傲立潮頭,在全世界大放異彩。」蔡發君說。

最近,全球首艘高速可潛無人艇「藍鯨號」便在珠海下水,其創新性在於既能在水面高速航行,又能實現數十米深的下潛和水下航行,而且可在水下靜態懸浮一個多月,隨時響應突發任務。「藍鯨號」還具備搭載多枚探空火箭和多種傳感器、小型無人裝備的能力,將驅動海洋經濟向更安全、高效、智能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