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資金重新配置的大背景下,實際經濟數據說明企業和人才用腳對香港投下信心票。香港特區政府《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指出,去年香港是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全球第三大的經濟體;期內投資推廣署協助539間內地或海外企業,在香港開設或擴展業務,按年增長超過四成;截至今年6月底,註冊的本地公司總數約150萬間,註冊非香港公司的總數達15,509間,俱創歷史新高。自一系列招攬人才措施於2022年年底推出以來,截至今年6月底,所有人才入境計劃合共收到近50萬宗申請,當中近33萬宗獲批,近22萬人已到港。報告指出,關稅戰促使全球資金重新配置,特區政府會把握好多國需要分散地區風險的大趨勢,着力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環顧亞洲,香港的確集所有優越條件於一身,香港絕對是商界大展拳腳、企業家成就夢想的理想營商之地。」●香港文匯報記者嚴鍇華
報告指出,從直接投資金額來看,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2025年世界投資報告》,去年香港是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全球第三大的經濟體,流入金額達1,260億美元,較2023年的1,130億美元更高。
報告指出,根據特區政府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多達9,960間,按年增加約10%,當中包括1,410間地區總部、2,410間地區辦事處及6,140間當地辦事處,反映大量海外和內地企業仍然選擇在香港落戶。
引進重點企業 大力扶持初創
目標企業紛紛來港,特區政府自2022年12月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至今,共引進84間重點企業來港開設或擴展業務,當中不少是市值或估值過百億元的創新科技企業,擁有行內前沿技術,預計未來數年,相關企業可為香港帶來約500億元投資,以及創造超過兩萬個職位。
報告指,這些企業普遍認為香港擁有成熟的金融體系,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在學術和研發上有非常扎實的基礎,並可作為基地開拓內地和全球市場。
香港的創科生態圈日趨蓬勃,繼續穩佔全球初創企業樞紐的領先地位。去年香港有約4,700間初創企業,較2023年增加10%,創下歷史新高,當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創辦人來自境外,這些初創企業僱用超過1.7萬人,按年增加7%,涵蓋金融科技、電子商貿、資訊電腦及科技等各行各業。
引才十萬計 育才排名續升
特區政府自2022年年底起推出一系列招攬人才措施,截至今年6月,「高才通計劃」共接獲約13.5萬宗申請,超過10.8萬宗獲批,大大豐富香港金融、貿易、創科等不同行業的人才庫,緩解企業在招聘人才方面的困難,同時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地位。
在積極引進各地人才的同時,香港在培育本地人才方面亦不遺餘力。根據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24年9月發布的《2024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2023年的第16位大幅上升至第九位,是2016年以來再次重返十大之列。
資金持續流入
股市表現
●繼去年恒生指數上升18%,今年至今上升超過25%
●首半年每日成交額上升120%至約2,400億元
資產管理
●本月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公布的《2024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顯示,本港資產管理業務進一步增長
●截至去年底資產管理總值超過35萬億元,按年增加1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