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研發的「A-EYE」AI視障人士購物助理,靈感源於親身生活經歷。他憶述,首次參加創科展覽時,作品是基於電腦視覺技術開發的羽毛球遊戲,但首位參觀者卻是一名視障人士,因此無法體驗遊戲,這經歷啟發他開始思考,應如何以科技支援弱勢群體,加上學校內亦有接觸到視障同學。他觀察到雖然市面上有不少視障出行的導航產品,但視障者購物等生活所需仍需要依靠別人協助,否則難以找到商品或無法獲知折扣資訊,因而朝此方向作研發,希望設計一款真正幫助視障人士的科技產品。
提供優惠或類似產品資訊
「A-EYE」設有手機應用程式及硬件裝置版本,當視障人士進入商場或便利店時,只需開啟手機應用程式的語音助理,輸入需要購買的物件,裝置就可用鏡頭識別商店內的標誌和物件,以聲音導航用家到達目標範圍,並指示與物件的距離,同時會提供優惠或類似產品資訊。加上透過合作商戶提供包括平面圖、產品售價及優惠詳情等資料,便可便利視障人士購物。
為讓產品更貼近真實的使用需求,Ken亦邀請了視障人士作測試,並根據其建議調整鏡頭角度(採用魚眼鏡頭)、改善電池續航力,及以便利店作為測試及訓練的起點等。
他解釋,便利店面積較小、商品數量有限,對視障人士來說更易操作,能有效降低應用初期難度,並通過持續收集用戶數據改善地形問題。
他並計劃探索未來加入8D環繞音效技術,幫助視障人士更清晰地感知環境,又打算與非牟利組織合作,選擇醫院內的小型咖啡店及學校的無人商店作測試場地,逐步推廣至真實應用場景。
Ken特別感謝學校、老師及父母在其創科路上的支持,雖然校內課程以文憑試為主,涉及創科的內容有限,但老師們都鼓勵他參賽並提供資源;而家人雖對科技了解不多,但認同創新是推動社會的重要力量,全力支持他的選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