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恒生銀行(0011)昨日公布截至今年6月30日止中期業績。其中,營業收入淨額為161.14億元,按年下跌14.9%;純利68.8億元,按年跌逾30%,表現差過市場預期。每股盈利3.34元,每股派第二次中期息1.3元。上半年合計,恒生銀行每股派息合共為2.6元,較去年同期高出7.7%。另外,恒生宣布擬斥資最多30億元回購股份,預計6個月內完成,集團2024年4月亦曾啟動30億元股份回購計劃。受業績表現疲軟拖累,恒生股價午後跌勢加劇,最多曾跌近8%,低見113.6元,收報113.8元,跌9.1元或7.4%。
恒生表示,由於市場的不確定性持續,貿易關稅的威脅、持續利率高企以及商業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該行審慎增加撥備,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於2025上半年增加33.61億元,至48.61億元,其中25.4億元來自香港商業房地產。該行又表示,總減值貸款由2024年12月31日的510億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50億元;於今年6月底,不良貸款比率為6.69%,較去年底增加0.5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1.37個百分點。
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倘若市場經濟環境未有進一步改善,該行不排除在下半年會進一步增加撥備。儘管截至6月底不良貸款比率進一步升至6.69%,但上升幅度已有所減慢,然而由於經濟與市場環境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預期下半年不良貸款比率仍有可能上升。
現無設「壞賬銀行」計劃
施穎茵續稱,與香港房地產業相關的貸款,佔恒生總貸款的比例已由去年底的16%,降低至今年上半年的15%。當中63%的貸款有抵押品,至於餘下37%無抵押的貸款,主要涉及大型企業,而它們的財政收入通常較為多元化,因此風險相對較低。對於早前市傳包括恒生在內的等多家香港銀行探討成立「壞賬銀行」處理不良貸款,施穎茵澄清該行現時沒有計劃設立「壞賬銀行」。
地產貸款1240億 逾六成有抵押
恒生銀行風險監控及合規總監張家慧則表示,該行與香港房地產業相關的貸款的金額為1,240億元。另一方面,她表示該行有將部分債務賣給第三方,但數量不大,而且所有債務在賣予第三方前,一定會先與客戶協商,旨在為銀行與客戶爭取最佳利益。她續指,該行與不少客戶已有長期關係,部分更已經合作長達數十年,因此雙方將會繼續合作共度現時的挑戰。另一方面,談及早前該行裁員一事時,施穎茵表示相關架構調整已告一段落。她續指,該行於財富管理與風險管理等領域新增不少職位,期望能夠在各方面更好地服務客戶的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