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盛資本投資總監 曾永堅

恒生指數自今年4月低位19,260點上升至7月24日25,735點,累計升幅達33.6%,當中一股主要動力為「北水」。事實上,今年以來,南下資金通過港股通的規模達8,200億元,已高於2024全年的8,080億元,屬推動港股上半年至今估值修復的主要角色之一。大致來說,北水偏愛科技、新消費及醫藥生技領域。

海外資金對港股IPO興趣提升

另一邊廂,吸引北水南下及提振港股市場情緒的另一項主要因素為:港股新股活動(IPO)轉趨活躍,當中因寧德時代(3750)來港上市後,其H股股價展現亮麗表現,成為內地企業以A+H方式來港掛牌的完美示範,不單重振資本市場對認購港股IPO的興趣,更成為吸引海外回流資金留港的一項重要誘因。

寧德時代H股股價於7月29日高見462港元,自在港上市以來累計升近76%,較A股呈現58%溢價,寧德時代H股股價表現勢如破竹,除進一步吸引更多北水「取H捨A」外,更誘使越來越多A股計劃赴港以A+H形式掛牌,包括大型與中小型的A股皆擬齊齊來港募資。

40家A股申請來港上市

根據IFR統計,截至7月28日,已有40家A股申請於香港上市,大型A股企業包括牧原食品(002714.SZ)、賽力斯集團(601127.SH)、三一重工(600031.SH)、豪威集成電路(603501.SH)及東鵬飲料(605499.SH)等。此外,亦包括南華期貨(603093.SH)和杰華特微電子(688141.SH)等在內的11家企業,其市值皆低於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小型企業。

隨着中證監自去年已表明鼓勵龍頭企業於香港上市後,相信一些高質量、規模龐大的A股企業將陸續尋求來港上市,這勢將持續提升港股市場今後的整體吸引力。(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無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