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學深厚凝筆端,道法自然入丹青。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文化節目《大師列傳》(第五季)《李燕:繼承家學 道法自然》將於7月22日在總台央視科教頻道(CCTV-10)21:50檔播出,央視頻、央視網同步上線。
本集聚焦著名畫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李燕跨越半個多世紀的藝術創作之旅。他幼承家學,在父親、國畫大師李苦禪的熏陶下步入藝術大門。他博採眾長,融匯經、史、文、哲、科技、民俗等多領域知識,為中國書畫藝術開闢了更加廣闊的創造空間。

藝苑啟蒙 畫境天成
1943年,李燕出生於北平一個繪畫世家,在父親、國畫大師李苦禪的悉心教導下,自幼展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
1961年,李燕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葉淺予、李可染等名家。1979年,李燕成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教師。教學之餘,他不斷尋求個人繪畫風格的突破,將創作題材從動物畫拓展到人物歷史畫,創作了《中華聖祖黃帝造像》《少司命》《老子思道圖》等作品。這些畫作突破了工筆重彩與印象派色彩的界限,既展現了傳統道釋壁畫的氣魄,又契合了現代審美觀念。

筆承古意 墨開新境
上世紀九十年代,李燕耗時兩年,編着繪製了《易經畫傳》,將《易經》創新性地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巧妙運用插圖,以形象思維詮釋抽象思想。在筆墨技法上,李燕借鑒古代繡像的白描手法,生動還原經典內涵。他的創作不僅讓《易經》煥發新生,更展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融合。
丹青難寫是精神。李燕始終秉承父親李苦禪的藝術衣缽,堅守文人原則,既不重複前人,也不重複自己。他不斷探索,兼收並蓄,將繪畫技法與題材不斷轉化與豐富。他說:「創新的核心在於思維,要有新的思路,但『新』並不等同於『好』,還需接受兩大權威的檢驗:一是廣大受眾,二是時間。」在李燕的筆下,哲學、科學、美學與傳統筆墨、現代視覺語言融會貫通,展現出獨特的藝術境界。
薪火相傳 融會貫通
如今,已八十多歲高齡的李燕,仍在孜孜不倦地整理齊白石、李苦禪等一代藝術大師和歷史見證人的錄音、錄影與文字手稿等資料,希望他們的所學、所知、所得能夠得以傳承和弘揚。作為一位通才學者,李燕始終以文化傳承為己任,並為此不懈努力。
在談到當代中國畫發展時,李燕認為:「在當今開放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吸收外國藝術的精華,使其為社會美化與正能量傳播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屬於新時代的中國美術,也才能真正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讓我們跟隨李燕先生的筆墨踏入藝術之境,感受傳統與現代的靈動交融,領略藝術的包容、無界之美。
敬請關注
科教頻道(CCTV-10)
7月22日21:50檔
《大師列傳丨李燕:繼承家學 道法自然》

(來源:央視科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