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隨着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全面鋪開,二手電子設備回收市場正迅速升溫。今年,中央財政撥出的特別國債規模提升至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超千億元明確用於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手機、平板及智能穿戴等3C設備成為首批受惠產品。
下半年有望撬動逾1萬億消費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過1.3萬億元。截至今年6月20日,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銷售額已超過去年全年,回收設備量同比上升顯著。 永安期貨宏觀分析師華翔指出,下半年尚有1,380億元專項補貼,有望撬動超過1萬億元的消費,尤其在家電與數碼品類,增量可期。
「對行業而言,政策最關鍵的助力是形成穩定、規模化的回收流入。」廣東亞太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陳海權認為,在國家補貼激勵下,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將舊機交回,平台也因此獲得更多貨源,提升營運效率。
萬物新生集團企業發展部、投資者關係負責人金笑漪表示,從整體周轉效率來看,很多用戶正在逐步嘗試和接受二手回收服務。「從我們的觀察來看,許多新客戶加入了這個體系內。我們開展多品類業務是基於我們的主營業務屬於3C,例如手機的換機周期大約為2年,用戶只有在換機時才會想起舊機可以實現回收變現。國家補貼讓很多人的消費觀念有所改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