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院校可對接大灣區需求,吸引更多「一帶一路」學生交流。圖為土耳其學生來港升學,與同學一起做實驗。 資料圖片

《論教育》的〈教育合作是增進人民了解和友誼的重要渠道〉指出,教育是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也是促進各國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當今時代,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各國青年應該通過教育樹立世界眼光、增強合作意識,共同開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

黃錦良表示,國家支持香港深化對外交流,支持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都對香港對外教育合作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特區政府透過支持師生出外遊學或培訓,有助提升學生全球視野,了解國內外最新發展變化,並可與學校深化國民教育中華文化傳承相輔相成,增強辨別是非能力,堅定文化自信。

藉教育合作增進人民了解

許振隆表示,藉教育合作增進人民了解和友誼,體現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智慧。他舉例,該校本年度透過到日本、英國的文化交流活動,讓學生在了解世界的同時,同時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前者到世博考察全球AI發展,令人感嘆於中國對科技事業的前瞻性;後者則與當地學生交流中西文化與語言之美,其間同學們亦將得獎的熊貓畫帶到當地,把中國文化傳揚開去。

李東輝表示,本港大學的國際化發展,呼應了以教育合作增進人民了解的方向,例如嶺大現時與全球近280所高校合作,讓本科生參與海外交換,並通過小班教學融入全球視角,今年亦透過與牛津大學合辦研究生夏季交流課程,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及加強全球研究參與。她認為,依託「一國兩制」優勢,包括嶺大在內的香港院校可對接大灣區需求,吸引更多「一帶一路」學生交流,在環球課程中聯合探討全球性議題,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學子成為家國傳承者與全球問題解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