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絲

只有每天買菜做飯的人,才意識到番茄對於執炊者有多麼友好:價格便宜,方便清洗,也易於選擇。常買菜的人,哪一天想要吃什麼主菜,心裏自有一桿秤,會根據自己的口袋列出一份隱秘名單。配菜則無須多想,冬天選芹菜蒜苗,夏天選番茄辣椒,與各種主菜一起烹炒,或許算不上頂級的好味道,但絕對是讓人餓不着的。

我幼時讀書,每天須穿越過一家菜場,裏面時刻散發着一股腐爛番茄的氣味。緣於番茄的產量高,是最廉宜的蔬菜之一,又方便運輸,在過去是最大宗的蔬菜供應品種,每天的銷售量驚人。多年後偶然讀到智利詩人聶魯達為讚美番茄寫的《番茄頌》,描寫豐收時節的街道上,滿溢番茄破裂開來的氣息,鮮紅的汁液飛濺遍布整個街道……極具平民化色彩的場景,與我經歷過的時代生活背景十分契合,感覺非常親切,頓然勾起了童年曾有過的匱乏與美好相交織的記憶。

番茄是調味的聖手,尤其做酸辣湯,連醋都不用放,酸溜溜的滋味既自然又清爽,有着截然不同的烹調效果。番茄除了可以搭配不同的食材一起烹調,不會喧賓奪主,就是安心做好陪客的角色,以扎實的口味滿足食客的味蕾,也可以作為水果生食,直接切開拌上白糖,給小孩當成水果吃,既美味又能補充維C,是一種能夠撫平心靈的平民食物。

到今天,我每當看到有人做菜時喜歡「搞搞新意思」,異想天開想要開發出全新的創意口味,總會想,要相信前面無數代人的選擇,之前不知道已經有過多少人實踐試驗了各種搭配組合。飲食文化或許是人類歷史上在發展過程中涵蓋面最為廣泛,也最具證驗性的概念。就像番茄能為全球絕大多數人接受並在今天成為人氣最高的蔬菜,肯定不是偶然的,而是許多家常美味在經過了千家萬戶的日積月累,不斷與番茄組合、配搭、拼湊之後,加以驗證過的。

如果盤點深刻改變了中餐格局的外來蔬菜,我認為馬鈴薯和番茄絕對會是霸榜的前兩位,為億萬人家帶來的煙火滋養,是任何星級餐館裏的精美食材都無法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