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日前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第二十二條顛覆國家政權罪,拘捕4名年齡介乎15歲至47歲男子,他們涉嫌與一個在台灣成立的「港獨」組織及其籌辦的分裂國家顛覆政權活動有關。案件再次敲響國家安全的警鐘,反映本港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不容低估,心智未熟的青少年尤易成為被「洗腦」、被利用的對象。特區政府必須嚴厲執法、全力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並與社會各界攜手合力,多管齊下持續做好國家安全教育,築牢國家安全思想防線,保護青少年免受煽「獨」思潮荼毒。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上月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上致辭時強調:「『修例風波』的慘痛教訓不能忘,絕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要清醒看到,反中亂港分子賊心不死,各種『軟對抗』花樣翻新,外部敵對勢力對香港插手干預一刻也沒停止,反滲透、反顛覆、反分裂的鬥爭沒有結束。」言猶在耳,此次案件正正警示香港,儘管香港國安法已實施了5年,香港完善了國安法律,恢復法治穩定,但國安風險揮之不去,社會各界、廣大市民對危害國安的言行不能掉以輕心,仍須「擦亮眼睛、認清本質、堅決鬥爭」。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被捕者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5歲,意味着此被捕者在修例風波時只有10歲左右。警方在其處所搜出大量印有「港獨」「藏獨」標語的旗幟以及大量舊《蘋果日報》。過去相當長時間,反中亂港勢力及其喉舌大肆鼓吹「港獨」、顛覆國家的極端思潮,對部分青少年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其思想偏激暴戾,走上違法暴力的歧途,前途蒙污,令人痛惜。
如今香港雖然已重回正軌,但是利用假資訊、假報道迷惑青少年的「軟對抗」依然存在,案件再次向社會釋出重大警號——香港在從嚴打擊危害國安罪行的同時,亦要強化對青少年的國安教育,以更有效地保護年輕人健康安全成長。維護國家安全是社會應有之義,校園是保護青少年免受極端思潮「洗腦」的第一道防線。為此,香港需從優化課程設計、開發教材資源、完善教師培訓、提升家長責任及加強學生參與等方面入手,做好國安教育,讓學生明辨是非,增強維護國安意識。
未來,教育局宜進一步深化國安元素的跨學科連結,加強學生對於「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學習,持續有系統地開發豐富的國安教材,以多元媒體的方式呈現,例如漫畫繪本、紀錄片、數碼遊戲等,增強國安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教師作為國安教育的關鍵角色,專業賦能與強化培訓必不可少。政府應定期為校長、教師舉行國安研討會及工作坊,邀請國安專家分享最新的「軟對抗」和滲透手法與應對策略等資訊,以及交流良好的國安教育實踐範例和心得,供同儕借鑒。
家校協作是抵禦煽「獨」思潮的關鍵屏障。特區政府和學校應鼓勵家長負起把關責任,多與子女溝通,關心他們的生活和社交情況,留意是否出現不尋常變化並找出原因,並與學校、教師保持緊密聯繫,在遇到問題時共商解決之法。
特區政府還可支援學校設立「校園國安大使」計劃,培訓學生大使針對不同國安議題內容舉辦活動,藉此培養慎思明辨的能力,體會國安與香港及個人前途息息相關,激發青少年珍惜、愛護國安港安的大好局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