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IP+成熟供應鏈 與內地共謀創意商品化
Z世代新消費風向帶動內地以國潮為代表的IP(知識產權)經濟崛起,香港零售業界亦積極捕捉IP經濟熱潮的商機,以期在低迷市道下走出一條新路。本港珠寶商周大福近日率先試水,與熱門角色扮演遊戲《黑神話:悟空》以及近期大熱的Chiikawa(日本動漫角色吉伊卡哇)、迪士尼公主系列等合作推出金飾系列,產品售價由千元至逾5.7萬元不等,開拓IP產品消費市場。經濟學家表示,香港的優勢在於原創IP的開發,香港設計師可專注原創IP開發,然後與內地廠商或機構合作,借助內地成熟供應鏈實現從創意到產品的高效轉化,共同打造出具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品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考玲
香港零售業正面臨經濟轉型與消費主體改變的雙重挑戰,網購熱潮加上市民外遊消費等因素,導致去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下跌,今年首5個月繼續錄得4.0%的跌幅。然而,零售業界正積極尋找出路,捕捉IP經濟熱潮開拓新市場。周大福珠寶近期與《黑神話:悟空》聯乘合作,推出其遊戲相關的金飾產品系列《黑神話》,包括有如意金箍棒足金工藝新款手鐲、吊墜等產品。周大福珠寶集團首席數碼官張宏光說,相關產品成功吸引男性消費市場,未來會積極引入更多IP合作,進一步擴展觸及更多不同的消費群體。
聯乘合作刺激消費群體
另一方面,香港麥當勞近日與Chiikawa(吉伊卡哇)合作,推出系列產品和活動,開售迅即引發粉絲爆買搶購,多區麥當勞店內均排長龍,網上更有紙餐具等炒賣活動。有網民更指自己提早到店舖買餐,但仍要等一個小時才能「拎到個餐」。
政府協助可促多行業發展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IP產品的商業模式出現巨大的演變,從早期漫畫角色轉變成消費品,現今發展到有設計師專門創造IP,並尋求商業機構的合作,將IP轉化為實物或影音產品,當中「盲盒經濟」亦為IP產品熱潮助力,利用隨機抽取、限量版等營銷手段,將IP商品轉變為收藏品,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對於特區政府提出打造IP經濟的計劃,麥萃才認為,IP經濟本身對香港GDP的直接貢獻可能有限,但可以帶動銷售、營銷、行政管理、法律服務、會計服務等多行業發展,促進產業多元化,降低對傳統行業的依賴,並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而政府可從資源和行政上提供協助,促進IP產業鏈的發展。
專家籲港IP北上尋伯樂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則指出,香港並不缺少文化創意人才,多年來創作的漫畫、卡通、插畫角色、電影人物等深受本地及海外人士歡迎,但要成功將品牌角色產業化,形成IP經濟,往往欠缺資金和生產商。港產原創IP作品要商品化,必須尋找「伯樂」,現時內地有不少具規模的文化創意公司,只要雙方合作,透過製作玩具或精品,結合網上宣傳及營銷,可以將產品發揚光大。
莊太量建議,特區政府可以提供多方面協助,包括知識產權的保護,以更便利的方法方便原創者將作品註冊;舉辦文創比賽發掘更多文創人才;政府相關部門可以作為「中間人」,穿針引線協助原創者尋找公司企業生產等。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教授蔣多此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指,近年內地潮玩市場形成以國潮IP為核心的消費熱潮,這類IP成功在於既保留文化根基,又以視覺創新吸引年輕群體,推動潮玩從小眾收藏向大眾消費升級。而內地玩具、潮玩產業的成熟供應鏈為香港設計師提供「從創意到產品」的高效路徑。香港設計師可專注原創IP開發,作為「IP聯名合作方」依託內地成熟供應鏈實現量產,還可通過跨境電商平台打通跨境銷售,打造出具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品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