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及中亞三國六學校共同簽署教育研究合作協議。 教大供圖
●圖為李子建2013年到訪新疆。教大供圖

介紹:本欄由教大校長李子建領銜,教大資深教授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熱點議題、教育趨勢研究,以及教育政策解讀的觀察與思考。

早前,我與兩位協理副校長盧成皆教授、蓋會霞女士及其他同事赴新疆烏魯木齊,出席首屆中國—中亞教育部長會議,並與新疆師範大學校長艾尼娃爾·艾克木教授、哈薩克斯坦阿拜國立師範大學副校長Narbekova Banu博士,以及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汪明教授一同參加「全球教師發展學院中亞學院」揭牌儀式。

此次會議中,有幸聆聽國家教育部懷進鵬部長的主旨發言,及中亞五國教育部部長分享最新情況,獲益良多;其間我並代表教大與新疆師大,哈薩克斯坦的阿拜國立師範大學、科爾基特阿塔克孜勒德大學,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以及烏茲別克斯坦納沃伊國立大學簽署了教育研究合作協議,各校將通過合辦學術研討會、聯合研究項目等多形式深化合作,推動學術成果更好地服務中亞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

回想上一次到烏魯木齊已是2013年左右,當時我獲教育部聘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在假期前往新疆師大開展合作,順道了解民生狀況和欣賞美麗風景。

今次從香港直飛烏魯木齊,降落於今年5月剛落成的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設備十分先進,市容與十多年前相比有顯著變化,高樓大廈林立,綠化情況理想,治安良好。資料顯示,烏魯木齊市正加速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等,在教育改革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取得一定成效。

除了出席部長會議,教大代表團在烏魯木齊期間亦與新疆師大共同主辦了國際中文教育暨「一帶一路」教育合作專題研討會。我一直深信,深耕國際中文教育一方面能傳播中華文化,是加強國家間溝通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也能促進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深入交流和「雙向奔赴」。

2017年,我與教大施仲謀教授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劉樂寧教授一同主編《國際中文教育學報》,由中華書局(香港)聯合出版,期望搭建一個跨國、跨地區的漢語教育學術平台,發表與中文及英文教育相關的學術文章,至2024年12月已出版16期。

2024年,我與教大湯浩堅教授、劉樂寧教授以及英國劍橋大學袁博平教授共同主編《Routledge Series o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至今年4月已出版四本討論中文—外語教學相關議題的著作。

在推動國際中文教育方面,教大不遺餘力,除開展相關的碩士課程外,今年5月底也舉辦了第十屆國際中文教學研討會,主題為「從學科創新到全球影響」。就課程與教學研究的視角而言,不同地域、文化語言、背景、師資的教師,不同教材,以及學生都有可能產生不同的教學狀況和學習成果,值得進一步研究和與同行交流。

香港與烏魯木齊雖相隔千里,但教大有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與中亞地區院校在教育科研和培訓方面的合作已經展開;相信未來我們既能講好香港教育故事、中國教育故事,亦可講好中亞的教育故事。

●李子建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

文章版權為作者所擁有,參考文獻從略,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香港教育大學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