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距粵港澳大灣區300多公里,在沒有林木資源、缺乏市場環境、欠缺交通優勢的情況下,該區從零起步,發展成為內地最大實木傢具生產基地。作為江西對接融入大灣區的「橋頭堡」,贛州傢具產業的發展是兩地雙向互動的生動縮影。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視察江西時強調,要充分利用毗鄰長珠閩的區位優勢,對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8月,江西就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出包括通道、產業、科技、平台、功能、市場等在內的六個方面「加強對接」。其中就加強產業對接,江西省提出瞄準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製造產業集群和國際金融樞紐建設,積極承接新興產業轉移和布局,着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產業協作區。
通過「頭部企業+專業化分工」的發展模式,江西加速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及關聯企業聚集,「總部在珠江,基地在贛江」的產業合作機制日益成熟,跨區域的產業飛地將兩地的產業互補優勢推向新的高度。
2023年10月,總書記時隔四年再前往江西考察,強調江西聯通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多個國家重大戰略疊加。做大做強都市圈,主動對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增強對資金、技術、人才等的吸引力。學者分析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匯聚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和科技研發基礎,江西可以吸收並鼓勵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流入,吸引深圳科研人才入股贛州企業,推進粵贛科技創新常態化合作,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詳刊A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