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汽車出海運輸船隊再添新成員,全國最大光伏能源+LNG(液化天然氣)雙燃料汽車運輸船「遠海口」輪15日在廣州命名並交付首航。該輪搭載約4,000輛來自中國品牌生產的車輛,其中九成為新能源汽車,駛向希臘、土耳其、意大利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隨着「遠海口」輪的交付首航,中遠海運運營汽車船規模達20艘,成為中國汽車船國際運輸最大的船隊,明年規模計劃還將擴大至30艘,為中國汽車揚帆出海注入強勁動能。●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
香港文匯報記者15日在南沙汽車口岸看到,車船絡繹不絕,碼頭作業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相比靠泊碼頭的「遠海口」輪,準備出口的汽車以及碼頭工作人員都顯得很小。據悉,「遠海口」輪由中遠海運特運旗下廣州遠海汽車船運輸有限公司投資、中船集團廣船國際建造。這艘總長199.9米、擁有12層汽車甲板(8層固定+4層活動)的巨輪,以7,000標準車位的裝載能力,可承載商品車、工程車、大巴等全品類車輛及滾裝貨物,屬名副其實的「超級帶貨王」。
全球航運業綠色轉型標杆
「遠海口」輪集成「LNG清潔能源+光伏電力+岸電接入」三重綠色技術,構建全航次低碳運營體系,成為全球航運業綠色轉型的標杆之作。其中,LNG雙燃料動力全球領先,配備全球最大船載光伏系統,綜合能效設計指數(EEDI)達到行業最優水平。
面對新能源汽車海運安全需求,「遠海口」輪以中國船級社《新能源汽車滾裝運輸安全技術指南》為基石,構建「技術+標準+實踐」三位一體的安全體系,填補中國空白。
同時,「遠海口」輪應用了國產首款PCTC實配裝載軟件,通過車輛分區隔離、定製化消防系統、貨艙紅外熱成像監控等技術,實現鋰電池、氫能汽車火災風險的快速響應與精準防控。通過「一車一碼一位」智能管理技術,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系統可快速鎖定車輛位置,為全球汽車運輸安全提供了「中國技術方案」。
首航投入「中國-地中海」航線
廣州遠海汽車船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笑天透露,「遠海口」輪首航投入「中國—地中海」班輪航線,搭載來自比亞迪、奇瑞、吉利、宇通、中聯重科、廈門金龍、三一等中國品牌車輛,駛向希臘、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該班輪航線依託比雷埃夫斯港為樞紐的支線網絡,服務網絡可覆蓋法國、西班牙等多個歐洲國家以及北非主要國家及黑海區域港口。其單程航程約30天,較主流航線縮短近三分之一,為車企大幅壓縮途中運輸時間。
保障汽車供應鏈順暢運轉
杜笑天說,中遠海運汽車船已成功開通中國至波斯灣、歐洲、東南非、南美西、地中海等國際班輪航線;僅去年便承運「一帶一路」沿線汽車貨量逾16萬台,今年1月到4月已達6.86萬台,同比大增逾110%,為全球汽車貿易搭建起高效、穩定的運力橋樑,有力保障了汽車供應鏈的順暢運轉。
「遠海口」輪參數與綠色技術
船舶參數
●總長199.9米、總噸達68,252噸,排水量達39,069噸;內部擁有12層汽車甲板(8層固定層和4層活動層),裝載能力為7,000標準車位。
綠色技術
●LNG雙燃料動力全球領先:與傳統燃料油汽車船相比,可節省約20%的能耗,減少約27%的碳排放,單航次中歐往返可實現碳減排約2,100多噸。
●全球最大船載光伏系統:配備302.8kWp分布式太陽能光伏並網系統,年發電量達41萬度,折合節省燃油約111噸,等效碳減排345.9噸,相當於種植3.8萬棵樹。
●岸電接入:配備中壓岸電接收系統,靠港期間100%使用岸上電力,單日靠港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1噸。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