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夏寶龍四點希望 港工商界:要與國家發展緊密聯繫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早前視察澳門期間,與工商界人士座談,就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港澳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深入交流,其間提出四點希望。香港多名政商界人士均表示,當前美西方國家對我們國家發展設限打壓屢見不鮮,港澳工商界以祖國作為強大後盾,更應當在國家遭受打壓時挺身而出,以維護國家和香港特區利益為本。同時港澳工商界也要認清國際形勢,堅定對國家發展的信心,與國家發展緊密聯繫起來,以創新作驅動引擎,必能在變局中開拓發展新天地。●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子京
全國政協常委吳良好表示,夏寶龍主任向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以背靠祖國、立足港澳、放眼世界的大局高度和宏觀視野,為港澳工商界在變局中開新局、化危機為轉機指路引航,是工商界應對複雜多變的環球經貿形勢的重要參考。外圍環境愈是波濤洶湧,港澳工商界愈要以祖國作強大後盾,堅定發展信心,堅持對外開放,以發展實績唱響中國、唱響港澳。
他強調,港澳工商界取得的發展成就,離不開國家長期以來的支持,港澳有求,國家必應,為工商界抗逆境、迎順境施以援手,「港澳工商界與國家早已是命運與共、甘苦與共。西方國家打壓中國崛起並不會善罷甘休,在國家民族利益當前,港澳工商界更需要將自身事業與港澳繁榮、國家發展緊密聯繫起來,在堅守國家利益底線的同時,以擴大開放服務強國建設。」
「『商之大者,為國為民』」,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北京社團總會會長施榮懷認為,夏主任這句話不僅是對歷代愛國商人的高度評價,更是港澳企業家今後行動的座右銘。香港工商界歷來有愛國愛港的優良傳統,從支援國家抗戰到香港回歸後積極參與國家發展,每當國家面臨關鍵時刻,眾多港澳企業家在內的愛國商人都是義不容辭,挺身而出,這是歷史賦予港澳企業家的責任,更是港澳企業家對家國情懷的具體體現。
續發揚愛國愛港精神 團結奮進
他指出,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單邊主義與霸權主義抬頭,對國家發展設限打壓屢見不鮮。「夏主任對『軟骨頭』與『硬骨頭』的強烈對比,令我深受觸動。我們應當像夏主任所說,挺直脊樑、勇敢鬥爭,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必須有骨氣、有擔當,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穩立場。」
「我深知,企業的根在國家,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繁榮穩定。未來,我將繼續發揚愛國愛港精神,團結奮進、守正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作出更大貢獻。」施榮懷表示。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工業界(第二)議員吳永嘉表示,當世界各國對美方濫施關稅敢怒不敢言時,我們國家堅決向美方說不,捍衛自由貿易,展示了國家底氣十足,令大家說話時更有力量,有助工商界講好中國和香港故事。香港工商界會繼續扮演橋樑和窗口角色,做好「超級聯繫人」,擴大國際朋友圈。特首早前率領香港和內地工商界代表團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主動探索新商機,大力推介「一國兩制」優勢,正是一個範例。官商團結同心,以維護國家和香港利益為本,以創新作驅動引擎,必能在變局中開拓發展新天地。
厚植家國情懷 不能只唯利是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工商總會會長李聖潑表示,工商界及企業家必須厚植家國情懷,不能夠只唯利是圖,理應更好地遵照、比對夏寶龍主任提出的四點希望,做好自己,貢獻祖國。「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真誠地愛國,把自己命運和發展與國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工商界及企業家才能夠實現更好發展,更有安全感,亦會更有信心及底氣。」
他指出,現時國際形勢複雜,國家以至香港仍然受到美西方針對及打壓,工商界及企業家不能獨善其身,必須為國家發聲,說好香港故事,也要說好中國故事,唱響中國發展。在本職崗位上,企業家及工商界要推動產業以及經濟發展,亦要推動更多社會建設的項目。在輿論場上,我們要堅持愛國信念,勇於鬥爭,堅守國家的立場及底線,展現中華兒女應有的風骨和氣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