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榮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商貿代表團圓滿完成任內第二次中東之行,進一步接通中東市場,推動香港和內地企業共同「走出去」,搶抓企業合作項目;兩個海合會國家其間公布向香港提供免簽新安排,更促進香港與中東商務往來。在國家堅定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的大背景下,特區政府中東之行落實中央戰略舉措,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獨特優勢,體現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攜手兩地企業開拓中東的努力成果。廠商會本月亦會到海合會四國考察,推動香港工商界積極拓展中東新藍海。
李家超率領的代表團結束卡塔爾和科威特的訪問行程,昨日返港。他在會見傳媒時表示,是次中東之行成功推動六方面的成果,包括進一步推進香港特區政府與卡塔爾政府和科威特政府之間的關係;達成了共59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等。
免簽新安排是重要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李家超此次中東行的一個重要成果,是阿聯酋給予香港30天免簽安排,阿曼免簽入境期限也會由最長10天增至14天。企業商貿人員需要經常來往多地市場,出席不同會議,處理不同業務。隨着中東市場進一步發展,香港和中東將有越來越多的商務活動。這些免簽安排,令持香港特區護照到海合會可享有免簽或落地簽安排的國家增至6個,為商務人士提供更高效的往來條件,進一步促進香港和海合會經貿和旅遊往來,更好建立香港與中東的夥伴關係並開展業務。
強化與海合會國家商貿聯繫
中東地區發展迅速,資金充裕,積極尋求分散風險,尤其期望分散投資到中國內地和香港,順應全球經濟重心東移的大趨勢。目前香港與中東的經貿合作,主要在專業服務領域。由於中東消費者對奢侈品的需求高,一些香港的珠寶、金飾品牌亦有開拓中東市場。中東雖是一個發展潛力很大的市場,但港商以往較少接觸。從今次中東行可以看到,中東和香港有很多對接點,是香港工商界積極拓展企業業務、帶動資金來港合作的重要市場。特區政府透過今次行程,進一步深化與海合會國家的關係,積極探討與海合會簽署自由貿易協議,涵蓋多個商貿領域,強化海合會國家的商貿網絡,都有利企業開展中東業務,引進中東資金。事實上,今次實地考察,讓企業更好了解當地的營商環境、經濟發展、投資政策,掌握更多第一手情況,尋找合適的投資夥伴,可以加快部署中東市場的開發計劃。
李家超表示,今次行程不單是商務之旅,更是構建對話橋樑、搭建交流平台及加強民心相通的契機。這指明了對話交流對促進商貿發展的重要性。中東是香港廠商比較陌生的市場,主要由於以往中東的政局不穩定、經濟結構單一、發展比較封閉保守,海外企業要在當地發展並不容易,加上文化和宗教差異,中東大部分國家都是穆斯林國家,要在當地銷售產品就必須取得清真認證。今次行程,促進廠商更好認識中東的文化宗教情況,為企業家對接中東商機、熟悉當地人文要求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內地企業重視香港橋樑作用
中央高度重視香港內聯外通角色優勢,香港今後應更好運用對外友好交往的良好條件、突出內聯外通的橋樑作用,這是香港服務國家所需、推動自身發展的必要實踐。在單邊主義抬頭、地緣政治複雜的貿易環境下,香港要用好國家經貿發展動能,與內地更緊密協作,共同開拓更多新興市場。李家超上月率團訪問浙江,提升浙港全方位合作,建立了「浙港合作會議」機制,並推動金融、科創和物流等12個重點合作項目;今次中東行程,首次由香港工商界和專業界代表與內地企業代表共同出訪,與卡塔爾、科威特兩地深化合作,凸顯香港與內地企業共同「走出去」、與中東國家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強強聯手效益,體現了特區政府落實中央戰略舉措,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獨特優勢所作出的努力。正如有隨團的內地企業代表指出,此行讓內地企業認識到香港作為國際化平台的重要橋樑作用,在項目對接、市場開拓及創科合作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李家超此行訪問了卡塔爾和科威特,連同上次訪問中東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已訪問了海合會6個國家中的4個,佔海合會成員國的三分之二。李家超表示,會積極考慮餘下兩個海合會成員國納入其整體出訪的計劃中。廠商會作為香港的專業團體,本月亦會帶領會員到巴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卡塔爾考察,以掌握當地最新產業政策、投資環境及科技發展趨勢。其中,會與科威特的商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圍繞招商引資、商務交流,以及商貿活動等方面加強合作,以作為港商發展中東市場的「引路人」,支持港商在當地尋找投資機會和合適的合作夥伴,與特區政府一道,同為香港開拓新機遇、新藍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