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傲冬 民建聯秘書長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日前到澳門考察調研,與工商界人士座談時,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對包括工商界在內的港澳各界應對複雜挑戰具有重要啟示作用。港澳各界需以鬥爭精神築牢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底線,以戰略定力推動經濟轉型,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鞏固經濟韌性,深化內聯外通優勢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實現港澳發展的新突破新飛躍。
夏寶龍主任提出以「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愛國護澳」作為首要希望,既是歷史經驗的凝結,更是應對當前局勢的迫切要求。面對美西方持續以關稅戰、科技封鎖等手段遏制中國發展的現實,港澳各界要堅定信念、勇於鬥爭,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中維護國家主權與發展利益。夏寶龍主任以「寧可戴着電子腳鐐也絕不屈服的有之,拿起法律武器奮起反擊的有之」舉例,闡釋了鬥爭精神的本質,即在民族大義前,港澳工商界更應超越資本逐利的局限,將國家利益置於首位,這種精神在當前中美博弈的形勢下具有至關重要的指導意義,警示港澳工商界摒棄幻想,構建築牢維護國家利益的屏障。
夏寶龍主任又提出「堅定發展信心,扎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堅定發展信心」。香港應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吸引並留住優質資源。其實香港正從傳統金融貿易中心轉型為「科技+服務」的雙核心創新型經濟體,為此,特區政府推出「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撥款30億港元支持大學的科研人員參與關於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研究工作;旅遊業則通過「盛事經濟」策略,整合M+博物館、西九文化區等資源,打造「文化+消費」的高附加值體驗。
夏寶龍主任又指,「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要大力拓展國際商業網絡,繼續鞏固與傳統市場經貿聯繫,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積極開拓中東、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香港要發揮作為內聯外通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持續拓展多元化的市場戰略,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並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持續參與區域基建、綠色能源、科技創新等合作項目,並利用自身「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通過廣泛的國際化網絡為內地企業提供國際化平台,做好「走出去」和「引進來」工作。
資本無國界,商人有祖國。正如夏寶龍主任所言,「沒有國家的堅強後盾,就沒有企業的根」。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作為推動港澳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素有愛國愛港光榮傳統,必須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地與祖國站在一起,挺起脊樑敢於鬥爭,永遠把國家需要、民族大義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經受住風雨洗禮,贏得發展、贏得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