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桌壇出產了傅家俊及吳安儀等名將外,殘疾人桌球亦處於世界頂尖水平,林啟明(Andy)及馬華強今年3月就於首屆世界殘疾人桌球錦標賽G3及G1組勇奪銅牌,兩人更將於「洺城盃」粉墨登場,分別夥拍一位世界級球手作雙打表演賽。多年來每天堅持放工後深夜訓練,更不惜自費出外參賽,林啟明認為從桌球中收穫的成功感和自信不能以數字衡量,希望有朝一日殘疾人桌球能成為亞殘運甚至殘奧會項目,讓更多人看到縱使身體有缺陷,仍可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正謙
林啟明從小就因病左手痙攣,不過身體活動能力受限未有阻礙他對運動的興趣,足球、籃球、羽毛球及排球都有玩過,直到接觸到桌球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最愛,「一開始只是和朋友玩玩,自己其實也沒想過單手可以玩到這個程度,覺得滿足感很大,後來就發現桌球有很多學問,愈來愈有趣。」
生命影響生命 興趣變公益橋樑
只能單手打波有時難免惹來旁人的奇異目光,但Andy表示在球枱上以表現「打服」他們才是最有成功感:「有些人見我單手打波,一開始是抱着想嘲笑我的心態,後來漸漸變到佩服我,這個過程給我很大的成功感。」家人亦從開始時的反對變成支持,加上在海外比賽取得成績,令Andy的桌球路走得更堅定:「家人一開始驚我畀人笑,不過後來有一些成績,又見我經常做公益活動去幫人,就愈來愈支持。」Andy早前更獲懲教署邀請到監獄出席分享會,獲批設置一張流動球枱與囚友互動,能夠以生命影響生命是他認為打桌球最有意義的事。
而馬華強接觸桌球只有一年多,「半途出家」的他以前亦是港隊輪椅舞及田徑成員,有機會接觸桌球後便一試愛上。馬華強表示喜歡桌球的鬥智鬥力,就如下棋一樣,不過世錦賽的經歷卻令他開了眼界:「平常就算是比賽一局也很快,但可能是首屆世錦賽的關係,大家都很想拿到成績,所以打得相對保守,有一場比賽更打了7個小時,然後晚上還有下一場,才發現體力對桌球也十分重要。」
殘疾運動員的路從來不好走,尤其是未被列入亞運及奧運項目的桌球。為爭取成績申請體院資助,Andy只能自費出外比賽,幸好他在世界展能運動會及世錦賽均成功奪得獎牌,總算能補貼旅費,至於日常訓練方面,正職為司機的Andy會在下班後去相熟的球館訓練,為了不影響別人生意,都會等待到深夜才進行訓練,「每天都一定會碰碰球桿打打球,有比賽時可能會練兩個小時,然後隔天早上上班。」作為世界殘疾桌球頂尖好手,Andy每次訓練都對自己要求很高,每個想法都堅持打到爛熟為止,對只能單手持桿的他而言,體能消耗巨大:「控球對桌球來說很重要,不是打入了就算,而是要控制白波走位,會一直反覆訓練到滿意為止,這需要花很多時間和體力。」
努力堅持 盼待桌球進亞奧一天
雖然球員生涯充滿阻礙,不過Andy仍對此甘之如飴,堅持相信自己的努力終有一天可讓更多人看見:「9月是世界展能運動會,這比賽是代表港隊出戰,所以對我很重要,展能運動會是未被列入亞運及奧運的項目,不過我相信未來桌球一定會成為亞運甚至奧運項目,所以我一定會堅持和努力下去。」
「洺城盃」門票詳情
5月19日: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
6月10日(初賽日):VIP區1,180元/A區880元 / B區680元
6月11日(4強及決賽日):VIP區1,380元/A區1,080元 / B區880元
兩日通行證:VVIP3,380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