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訪問中東行程接近尾聲,他昨日在科威特見記者總結行程,形容此行取得豐碩成果,達成了共59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由早前訪問浙江省的科技企業,到今次出訪中東,特區政府落實中央對特區的要求,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不僅為香港拓展新市場、尋找新商機,更充分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海外資本請進來,促進內地、香港和中東等新興市場的互補共贏合作,為國家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李家超這次率領來自香港和內地的企業商貿代表團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和合作協議涵蓋貿易與經濟、投資推廣、金融服務、航空與海事、高等教育、法律專業、體育等領域,為兩地未來的經濟發展和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兩地海關將啟動各自「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的相互認可談判,為企業創造更暢通的國際商貿環境。香港機場管理局與科威特航空簽署新備忘錄,提升兩地航空連繫,推動人才培訓。這些措施將進一步促進兩地的經貿往來和人員交流。
李家超表示,香港希望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希望科威特作為海合會2025年輪值主席國,支持和協助促成相關談判。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將降低貿易壁壘,促進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通,這將為香港與海灣國家的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動力,為香港企業在中東市場提供更多的商機,同時也有利於中東企業進入香港及內地市場。
此次訪問的一大亮點,是首次由香港與內地企業共同組成商貿代表團,彰顯了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重要角色。李家超上月底率領特區政府高層訪問團進行為期四天的「浙江之行」,會見了「杭州六小龍」等科技企業的代表,明確表達了歡迎這些企業來港落戶或拓展業務,利用香港的自由港優勢和國際化平台拓展海外市場。相隔不足一個月,這次中東之行的成功,標誌着香港和內地企業「拼船出海」、共拓商機,邁出重要一步 ,為「內地—香港—國際」開展優勢互補、產業對接的合作模式進行有益嘗試、積累寶貴經驗,為在「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下,香港更好地貢獻國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範例。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成熟的金融體系和豐富的專業人才,金融服務業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能夠為中東企業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包括融資、投資、風險管理等。同時,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擁有先進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豐富的創新資源,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科技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能夠為中東國家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持和創新解決方案。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是內地與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樑,亦是中東企業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門戶。香港可以充分發揮金融、貿易、物流、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為中東企業提供進入內地市場的便利和支持;同時可以幫助內地企業拓展中東市場,實現內地與中東國家的經貿合作和互利共贏。
特區政府中東訪問之行圓滿成功、收穫豐富,香港和內地企業「拼船出海」成效顯著,其中的成功經驗值得認真總結、發揚光大,協助國家在中東、東盟、「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構建更廣泛、更緊密的經貿網絡,持續擴大中國的朋友圈,香港內聯外通的橋樑地位必然更穩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