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寶龍與澳門工商界人士座談。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前日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強調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以推動港澳發展,並對港澳工商界提出了四點希望。香港特區政府一眾司長及副司長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夏主任對港澳工商界提出的四點希望,語重心長,發人深省,催人奮進。在當前的國家大局和世界變局中,香港要做好國家持續引入國際資本和國際人才的中轉站、蓄水池,鼓勵海外企業和人才,善用香港作為開拓內地以至亞洲市場的重要據點和發展事業,以及向外充分展示香港是一個開放、包容、多元的社會。

陳國基:助力國家經貿布局戰略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夏主任對港澳工商界提出的四點希望,語重心長,發人深省,催人奮進。香港工商界素有愛國愛港的優良傳統,也素有臨危不懼、化危為機的寶貴特質。在當前的國家大局和世界變局中,香港可以善用獨特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和深厚國際經貿聯繫,助力國家總體國際經貿布局戰略,例如開拓新的外銷產品市場,幫助國家和內地企業調整、重組供應鏈,做好國家持續引入國際資本和國際人才的中轉站、蓄水池等。特區政府在這方面會主動作為,做好規劃、倡導、協調和支援,與工商界攜手開創香港發展更加美好未來。

陳茂波:積極聯動內企拼船出海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善用香港「國際化」的核心優勢,構建更廣闊的國際經貿網絡,一方面深化與歐美傳統市場的合作,另一方面開拓與東盟、中東、中亞、非洲等全球南方市場的聯繫。不論是外訪或參加國際會議,特區政府都積極向國際社會推介香港和大灣區的最新發展機遇,鼓勵海外企業和人才,善用香港作為開拓內地以至亞洲市場的重要據點和發展事業。與此同時,香港擁有廣泛的國際聯繫和工商網絡,未來可聯動更多內地省市及企業拼船出海,共同開拓新市場、吸引新投資。

林定國:力吸國際朋友與港聯繫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在「一國兩制」這個長期堅持的國策下,香港基本法保障了香港有一個國際化、友善、受法治保障的絕佳營商環境,特區政府必須懷着自信,鞏固和用好這獨特制度優勢。夏主任指出應該繼續鞏固與傳統市場聯繫,同時主動對接新興市場,新知舊雨同樣重要,兩者皆不可忽略。要有效吸引新舊國際朋友與香港在各方面加強聯繫,關鍵是必須實際上維持而同時向外充分展示香港是一個開放、包容、多元的社會,相信這也是落實夏主任講話最後一句的重點。

卓永興:重申港澳企業家當做之事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夏主任的講話對香港認清形勢、保持定力、堅決鬥爭,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以及在變局中開創新局面,具有重要啟示作用。夏主任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了四點希望,指示清晰具體,重申了港澳企業家在霸權打壓面前應有的態度。堅持和應該身體力行當做之事,含高度的指導性。在當前風高浪急的政治情勢下,夏主任的指示是穩定港澳發展的壓艙石。作為特區管治團隊一員,他必定在行政長官的領導下,全力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堅決和不懈地實施所需的政策措施。

黃偉綸:力挺工商界開拓新市場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香港有國家作為最強後盾,有足夠的底氣昂然前行。特區政府會着力發揮自身優勢,主動識變、應變、求變,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區域合作,擴大環球經貿「朋友圈」,更好地發揮香港「內聯外通」、「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繼續對外宣傳好香港「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助力工商界「走出去」開拓新市場。

張國鈞:竭力維護香港法治品牌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香港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核心競爭力,通過穩定的金融制度、高效的專業服務、聯通國際的普通法體系等優勢,為企業提供可預測、低風險、高自由度的優良運營條件。這亦是企業、特別是跨國資本扎根香港、拓展業務的關鍵信心來源。律政司會繼續竭力維護香港法治品牌,並通過法律改革保持制度先進性,確保香港在全球化競爭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港議員:企業須秉持大局意識 與國家同發展共進步

(記者 鄭治祖)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12日上午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其間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有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表示,港澳企業應深刻認識到自身發展壯大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必須始終秉持大局意識,與國家同發展、共進步,珍惜國家提供的機遇與支持,並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全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合力謀發展、惠民生,積極探索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

香港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認為,香港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全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合力謀發展、惠民生,積極探索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並憑藉「一國兩制」及「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優勢,深化「內聯外通」國際橋樑作用,促進自身和國家貿易多元化布局。港企更應深刻認識到自身發展壯大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必須始終秉持大局意識,與國家同發展、共進步,珍惜國家提供的機遇與支持。

善用背靠祖國優勢 發揮自身獨特所長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夏主任指出「商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要求,是港澳工商界需要深刻學習貫徹落實的重要方向。同時,港澳商人要善用背靠祖國的優勢,並發揮自身的獨特所長,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加強聯繫外商並對接國家發展。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仲尼表示,工商界需清醒認識形勢演變,保持戰略定力,深刻把握國家應對貿易戰的節奏智慧。企業要堅定依靠國家統籌布局,更要主動構建風險分散機制,通過開拓新興市場、推進產品全球化布局實現韌性發展。香港必須繼續發揮自身優勢,例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要深度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持續強化金融樞紐功能。

他認為,當前香港更迎來教育產業升級的重大機遇,特別是地緣政治引起的留學格局變化,香港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結合職專教育與應用科學大學的完整教育鏈,正可以打造面向內地學子的國際教育首選地。唯有發揮自身優勢,方能在變局中把握發展主動權。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郭玲麗表示,工商界作為港澳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應以實際行動展現「商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擔當精神。儘管全球經濟面臨挑戰,我國市場規模龐大及韌性強勁,香港更在「一國兩制」下具備獨特的法治、金融和國際化優勢。隨着「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香港將繼續成為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的重要橋樑,並相信外資企業若能把握機遇,必將在中國和香港特區的發展進程中共享紅利。

業界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陳祖恒表示,高度國際化和「內聯外通」優勢是香港工商界的強項,相信業界會繼續發揮積極作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業界結合創科升級轉型,並發揮作為國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推動更多中國品牌和香港品牌「出海」,構建更健全的產業鏈,擴大國家在全球供應鏈、尤其於「一帶一路」國家的影響力。

各國駐港領事讚港「優勢永不褪色」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日前向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指出,當今世界,開放合作仍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各國駐港領事們又是如何看待香港這座城市的未來合作呢?在他們看來,香港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無論是營商環境、生活質素,還是文化多樣性,都展現出無可取代的魅力。他們相信,香港的開放、多元與活力將持續吸引世界的目光。

欣賞港人拚搏和好客

歐盟駐香港及澳門辦事處主任盧效偉(Harvey Rouse)表示,香港最令人驚嘆之處,在於其作為國際都會的獨特魅力。從自然山海美景到令人讚嘆的摩天樓群,香港完美融合地理優勢與人文創造力。更重要的是,香港人展現的拚搏精神與好客特質,這些深植於城市基因中的優勢永不褪色。

捷克共和國駐港澳總領事尤樂娜(Klára Jurčová)認為,香港是推廣合作的絕佳平台,這個城市以高效的行政效率與簡便的商業環境著稱,本地專業人士的友善態度與協作精神尤其受到國際團隊的讚譽。「每次我們提出新項目構想,通常都會有很好的回應,我們也能完成很棒的事情,實際上在這裏生活與工作都非常容易,我們真的很喜歡這裏。」

意大利駐港澳總領事費文浩(Carmelo Ficarra)表示,香港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很高興能在這裏生活與工作。他說,香港有很多投入、很多項目與創意,都是他工作的靈感來源。

此外,香港的文化生活特別豐富,選擇多樣,涵蓋各個領域。「從電影院、劇場到音樂活動應有盡有,最近舉辦了很多大型活動,不僅深受本地人喜愛,也吸引了大量旅客前來,我很喜歡待在這裏。」

芬蘭駐港澳總領事高天明(Timo Kantola)表示,過去一年,看到香港街頭有愈來愈多的歐洲遊客,在香港留學的芬蘭學生都表示很喜歡和享受香港的生活,愈來愈多的芬蘭年輕人也對到香港留學有濃厚興趣。

相關報道:

(有片)夏寶龍結束澳門調研 岑浩輝:七措施確保落實四希望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