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 澳門報道)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5月8日抵達澳門進行考察調研。13日上午,夏寶龍在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聽取工作匯報;下午,夏寶龍結束在澳門為期6天的考察調研,離開澳門返回內地。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在昨日下午舉行的記者會上回應香港文匯報提問時表示,中央事事將香港、澳門兩個特區放在心中,給予關心和支持。港澳的經濟定位不同,各有優勢,期望未來在推動兩個特區各自發展的同時,還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成就,推進「一國兩制」實踐發展。

夏寶龍於5月8日至13日到澳門考察調研,了解澳門社會和經濟的最新發展情況,以及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工作。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是夏寶龍是次考察調研的重點之一。
9日下午,他在澳門特區政府總部與愛國愛澳社團代表座談,就高質量建設愛國愛澳社團、齊心協力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團結開創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新局面深入交流。10日,他乘船考察澳門海域,又先後考察新城C區、大熊貓館以及原海洋世界和原馬場用地等。12日,夏寶龍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考察橫琴金融島、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入駐企業及園區配套生活區。
面對當前國際政經形勢複雜,夏寶龍於12日上午在中葡商貿綜合體會議中心與澳門工商界人士座談,圍繞推動港澳發展、助力強國建設進行交流。座談會上,夏寶龍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一是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愛國護澳;二是堅定發展信心,扎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三是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四是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旗幟鮮明唱響港澳、唱響中國。
夏寶龍昨日下午約1時左右乘專車從澳門關閘口岸離開。岑浩輝下午4時在政府總部大樓舉辦記者會,總結夏寶龍在澳門考察調研的6天行程,並回答多位澳門、香港、葡語國家記者的提問。

岑浩輝表示,夏主任這次來澳門帶來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澳門同胞的親切問候和真切關懷,肯定新一屆特區政府以及各項重點施政工作的部署。面對發展的新階段和新形勢,夏主任就澳門特區的下一步發展建設作出重要指導和指示,他代表澳門特區對中央的關心關懷表示衷心感謝。
他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將切實履行好治理澳門特區的重要職責,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夏主任的四點希望為重要指導,團結帶領社會各界,推動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
有序推進落實四項重大工程
岑浩輝強調,澳門特區政府將深入學習領會貫徹,分解、分配好工作任務,確保夏主任的重要指示落實到位:
第一,全社會要樹立危機意識,居安思危,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刻不容緩。全社會必須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形成高度共識,加快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促進澳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第二,工商界要在澳門特區建設和國家發展中更好更大地發揮作用。繼續發揚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第三,準確把握「澳門 + 橫琴」的定位,加力推進橫琴合作區建設。
第四,發揮澳門自身優勢,擴大開放,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大作為。
第五,有序推進落實四個重大工程項目建設。
第六,愛國愛澳社團要持續加強自身建設,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第七,做好青年工作,支持青年成長和發展。
回應本報記者港澳合作提問
香港文匯報記者問到夏主任提出的四點希望對港澳合作的啟示,岑浩輝表示,回憶起去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在重要講話中總結「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也提到香港和澳門的實踐經驗。夏主任利用在澳門的考察契機,針對目前的世界變局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顯示從中央層面,事事將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放在心中,給予關心和支持。
岑浩輝表示,中央一起總結港澳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又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一起提出要求,是要促使兩個特別行政區攜手發揮各自優勢,推進「一國兩制」實踐的發展。
他表示,港澳的經濟定位不同,各有優勢,沒有衝突。自己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有聯繫,並留意到對方亦回應了夏主任提出的四點希望,認為未來兩個特區同樣要落實好夏主任的四點希望,除了推動兩個特區各自的發展,還要發揮好兩個特區獨特地位和優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成就。
夏主任指導引資特區 韓日華僑盼倚港興業
(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恬恬)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前日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提到要找準港澳所需和自身所長的結合點,充分挖掘港澳優勢和資源禀賦,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把好的資源吸引到港澳、留在港澳。有在港投資興業的華僑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達了對香港市場前景的信心,更表明計劃進一步擴大在港生意規模。他們表示,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城市,在金融、稅制、法律等方面的優勢明顯,他們願意進一步以港為家、倚港興業,同時利用自己的生意主動擴大國際網絡,發揮國際橋樑作用,在開放多元的香港成就事業、實現夢想。
韓國萬島國際董事長肖娟表示,她創立的以日韓美妝、個人洗護用品為主的跨境電商平台,生意自2012年起逐步從韓國拓展至香港、新加坡等地。2019年起在香港設立公司,目前年營收規模超過5億港元,其中超過2億元是來自香港公司。
她表示,自己已舉家搬遷至香港生活,並逐步將業務重心轉向香港,而支持她做出這一決定的是她對香港市場的信心:「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為我的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均讚營商環境優越
肖娟解釋,她從事的行業資金流動大,香港無論是資金自由流通,還是稅制優惠,都為她立足香港發展事業提供了便利。她更特別關注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價值:「這裏有成熟的國際金融體系和法治環境,既能對接國際資本市場,又能輻射內地市場,是最好的投資興業之地。」
2023年從日本到香港創辦企業的Eduforce執行董事宋楠,看準了香港的國際樞紐地位。宋楠的企業主要與國際教育相關,目前主要服務中日韓三國。他說,香港作為國際樞紐,不僅有着卓越的地理位置,更在國際化人才、法治等方面具有優勢,為他跨越東亞多國的公司經營提供了很多便利。
目前,宋楠已經將企業總部遷至香港,他解釋,香港本身中西合璧、世界都市的特質,具備國際視野的人才基礎,以及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便利性,都很適合作為亞洲總部的運營地。「我非常看好香港的發展和未來市場前景,尤其是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香港高度自由的經濟、日益繁榮穩定的社會環境,都讓香港的優勢更加凸顯。」
澳門舊街坊安居橫琴「新街坊」
(記者 康敬 澳門報道)隨着橫琴粵澳深合區發展進入「快車道」,愈來愈多的澳門市民在橫琴置業興家。香港文匯報記者前日前往橫琴,多位澳門居民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在橫琴生活舒適、發展機遇多,是不少澳門人的新選擇。

退休市民李伯剛在橫琴澳門新街坊的澳門政務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拿到新換的澳門身份證。「很方便!我在家樓下就可以辦證件。」李伯搬到澳門新街坊一年多,認為生活愜意,住房也新淨舒適。他每天與老朋友一起在河邊散步、喝咖啡聊天,「我都叫子女從澳門搬來橫琴,到橫琴工作也不錯,這裏在發展新市鎮,會有愈來愈多產業和企業入駐,相應也會有不錯的工作機會。」
澳門市民洪先生帶着一歲多的愛女在社區內散步,足夠大的空間可以讓孩子自由學步玩耍。目前,洪先生在澳門上班、在橫琴澳門新街坊生活,被問及原因時,他坦言疫情期間澳門經濟受挫,樓價又高企,他與太太也思考未來的發展,而橫琴發展有國家政策支持、澳門特區政府也鼓勵,所以在購買澳門新街坊的房子前,他先在橫琴租住了3年,逐漸適應這樣的節奏。
洪先生說,澳門新街坊的生活配套逐漸完善,如小孩身體若有狀況,可以即刻抱下樓到衞生站看醫生,很安心。他計劃以後讓愛女入讀社區內的幼稚園。
「橫琴發展很快,10年前這裏還空空如也,如今已經有這麼多高樓,各類基礎建設也在不斷完善。」熟悉澳門新街坊環境的地產中介梁先生向香港文匯報介紹,目前社區有約800住戶,以澳門退休人士和有小孩的家庭為主,主要是社區環境清幽、交通方便,與口岸有免費巴士相連,還有小學和中學校園預計明年建成,可以滿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