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壓在倉庫幾個月的美國貨品,終於『動了』!」5月12日中美達成階段性關稅協議,美國90天內將對華關稅從145%降至30%。消息傳出後,在中國第一外貿大省廣東,外貿企業的出貨節奏亦迅速「動了起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13日)致電多家外貿企業採訪了解到, 在未來三個月的「窗口期」內,美國市場會選擇從中國大量補貨,他們將加急趕訂單,爭分奪秒搶在可能重新上調關稅之前,盡快將商品運往對岸。「我們得趕時間,也得趕運氣。」一位外貿老闆感慨地說。
廠家:訂單「全速」生產冀趕及貨期
在東莞鳳崗的一間拼圖工廠,數噸紙板終於從倉庫角落被搬上生產線,工人分兩班連夜趕工,10萬套拼圖訂單得在90天內完成並運至美國。「我們12日晚上要趕兩班生產,爭取盡早交貨!」東莞市彩麗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許少聰語氣十分激動,這是他們自中美關稅戰後首次恢復對美訂單的生產。許少聰說,早前美國客戶在其工廠下了10萬套拼圖訂單,但由於突如其來的關稅,這批訂單暫停了很長時間。「生產的拼圖原材料就一直堆在車間一角。」
許少聰計算過,這批貨總的貨款大概50多萬美元,如果按之前145%的關稅計算,美國客戶要為這批貨品多交70多萬美元關稅。「現在趁着豁免期,我們得趕緊生產。」他說,10萬套拼圖光是生產就需要一個多月時間,要趕在90天內到達美國,需要加快速度。 「現在車間裏幾台機器開始運作起來,工人們也在忙着加班。」
從事五金出口的港企、東莞均興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日榮亦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目前公司正加緊處理一批10萬到20萬美元的訂單,從東莞出貨到美國。「短期聖誕訂單已趕不及,但普通訂單尚可安排。」黃日榮表示,看到關稅降到30%的消息不久,美國客戶馬上果斷下單出貨,對外貿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
黃日榮也不無擔憂地說,現在無論是中國出口商還是美國客戶,最擔心的仍是美國政府政策的持續性。「90天的豁免期終究是短暫的,我們希望看到更穩定、可預期的安排。」
市場查詢激增 業界料船期日趨緊俏
中美之間的船運市場查詢量亦增加了。「未來一兩周內船期將會非常緊張。」廣東熱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梁永飛表示,公司原本準備出口的一批約二三十個貨櫃、總值近100萬美元的訂單,已被美國客戶叫停近一個月,如今迅速重新排產。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昨天消息出來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和客戶就趕緊開會,確認這些貨要立刻發走。根據船期,預計最快都要下周開始出貨。」「目前的關稅全部由美國方面承擔。」梁永飛表示,這次「降稅」雖未回到原點,但對他們來說已經勉強能維持。他預計,未來一兩周內船期將會非常緊張,業界都挺開心,但也都明白這只是暫時的緩解。
佛山鞋業行業協會執行會長、佛山市魔法鞋業科技公司總經理陳泉宏認為,關稅暫時降下來雖然是好事,但並不完全樂觀。「鞋子、衣服、包包這些時尚類產品不同於標準品,產業鏈長、開發周期長,不是說降稅了就能馬上恢復。」他說,美國訂單佔他們公司業務佔比已經不到10%,多年前就已開始轉向內銷市場。
外貿企憂美政策反覆庫存再積壓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反覆無常,我們這行吃過太多虧了。」陳泉宏表示,鞋子開發一個新款,從設計、打樣到量產至少需要半年時間,若政策一有變動,美國客戶取消訂單,不但打亂交貨期,還可能造成大批庫存積壓。
在香港文匯報記者電話採訪的逾10家外貿企業中,像陳泉宏這樣持謹慎態度的並不在少數。一家上市醫療企業的負責人何女士表示:「之前的美國訂單還在陸續發貨,但目前新單尚未開啟。形勢太不確定,誰也不敢貿然加單。」
廣東松發陶瓷國際銷售部副經理蔡新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美國訂單佔比約兩到三成。關稅暫緩消息出來後,目前也暫時收到美國客戶要恢復出貨的消息。「關稅下降會緩解部分壓力,但是美國方面的客戶也有擔憂,擔心後續也可能隨時變化。」
●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