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特區政府財庫局副局長陳浩濂昨日在立法會上表示,針對美國迫使在美上市中概股退市,港交所和證監會已根據政府指示作好準備,便利有意回流的中概股來港上市。他透露,中概股一直有回流香港的意向,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來,已有33家中概股到香港上市,其總市值佔所有於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超過七成。
繼續改善上市審批流程
陳浩濂指出,證監會和港交所一直推進上市制度的全面檢討,包括改善審批流程,以及研究優化雙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門檻等,以進一步便利新興產業公司和海外企業在港上市。他之後在另一公開場合致辭時補充,為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競爭力,當局一直致力營造更便利的稅務環境,當中計劃完善私募股權基金分配附帶權益的稅務優惠安排,包括取消金管局的核證規定及門檻回報率的要求。他又透露,現時已完成行業諮詢,將根據收到意見與金融監管機構制定措施,目標在今年內制定建議細節,並在明年將立法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如獲通過,有關措施將在2025至2026年度起生效。
陳浩濂又提到,現正擬訂方案,以完善適用於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和附帶權益的優惠稅制,擴大稅務豁免的範圍以涵蓋退休基金及捐贈基金,同時增加基金及單一家族辦公室享有稅務寬減的合資格交易種類,以涵蓋碳排放衍生工具或排放限額、保險相連證券、貸款及私募債權投資和虛擬資產等。
本港基金市場持續蓬勃發展,他表示,去年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市場的日均成交額,按年飆升35%至189億元,ETF數目增加11%至194隻;去年流入香港基金的淨流入資金,更大增88%至1,629億元。
各類基金業務迅速發展
另外,開放式基金公司(OFC)和有限合夥基金(LPF)等業務勢頭強勁,陳浩濂指出,截至今年首季,香港共有520家OFC,較去年同期增長72%;LPF數量達1,105家,按年增逾35%,反映基金經理人繼續有信心選擇香港,作為建構和分銷投資產品的基地。
港股方面,美國一如市場預期利率不變,恒指保持平穩,全日升84點報22,775點,成交縮減至1,859億元,50天線(22,802點)再度得而復失,但仍創下六連升,6日間累升803點。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美息不變符合市場預期,雖然最近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正處衰退邊緣,但尚未在實際數據中顯現,相信美聯儲更傾向看到當地勞動力市場變得顯著疲弱,否則不太可能提早開始減息。
展望前景,景順認為美聯儲將密切關注關稅對失業率和物價的影響,這些不確定性可能令包括美聯儲在內的許多市場參與者保持謹慎取態,直至局勢變得明朗化。故此,美聯儲即使在今年降息,也可能要等到年底才會發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