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源

在體育賽事中,運動員的表現和比賽內容無疑是整個活動的核心,而轉播製作團隊則承擔着公正、不偏不倚的責任,通過靈活的鏡頭切換、精彩的慢動作重播,以及現場的震撼聲音,為觀眾呈現出一場場精彩的賽事。許多人可能認為,與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拍攝比賽,不如用一台攝影機簡單拍攝,因為反正在球場上觀賽也是同一位置,也能享受賽事的緊張感,但其實現場的體驗與在電視前觀看是截然不同的。

在現場觀賽時,觀眾能感受到比賽的緊張與刺激,但球場的容量有限,無法容納所有想要觀看的觀眾,因此,電視製作的畫面就顯得尤為重要,它讓數以億計的觀眾能夠近距離感受比賽的魅力。透過精心設計的鏡頭,觀眾能更清楚地看到運動員的每一次精彩動作,這正是大型賽事如世界盃和奧運會得以吸引如此龐大觀眾群的原因。製作人因此亦肩負重任,必須研究如何提升轉播的質量,令更多觀眾即使無緣進場觀看,亦有置身現場之感。

就像拍電影般,體育電視製作需要各方的配合,包括良好的劇本、先進的器材及經驗豐富的導演。在瞬息萬變的比賽中,製作團隊需要快速捕捉所有精彩瞬間,將運動員的激情和故事傳達給觀眾,無論是運動員的情緒、裁判的判決,還是觀眾的緊張心情,都需要在轉播中真實呈現。

早期香港的幾項熱門體育項目,轉播製作也是借鑒了外國的成功經驗。足球賽學習自英國,籃球則受美國NBA的影響,而七人欖球和田徑賽的轉播也有來自澳洲和芬蘭的專業指導。每一項體育項目都擁有其獨特的製作標準和技術要求,例如攝影機的安放位置、數量和高度等。

以籃球賽為例,通常會使用13部攝影機,每部攝影機負責不同的拍攝角度,這些都需要在賽前由導演精心分配。目前,世界各地的體育項目都建立了拍攝轉播標準手冊,供各主廣播機構參考。在大型賽事中,各體育總會通常會成立自己的製作團隊,以確保製作的一致性。

在即將舉行的全運會中,香港承辦的8個項目也會以奧運會的製作標準為基準,力求達到國際水平。這不僅是對運動員和觀眾的尊重,也是在提升整體體育文化的發展。希望透過這些努力,觀眾能夠享受到更精彩、更具震撼力的體育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