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強烈譴責「無國界記者組織」及香港外國記者會發表有關指數及聲明時所作出的不實和偏頗言論。圖為特區政府總部。 資料圖片

各界批借新聞自由詆毀香港 重申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法律之上

在世界新聞自由日前夕,「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昨日公布2025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將香港列為最差的「狀況惡劣」級別,而香港外國記者會(FCC)早前發表所謂的2025年新聞自由調查結果,僅訪問不足70人卻得出抹黑香港新聞環境的結果。特區政府發言人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強烈譴責相關組織發表有關指數及聲明時所作出的不實和偏頗言論。多位香港政界和業界人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則表示,這些所謂調查報告是在假借新聞自由詆毀香港,是偷換概念的輿論操弄。他們強調,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保障新聞自由,但新聞自由也有邊界,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法律之上,更不能以新聞自由為名,行違法亂港之實。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逸飛

港法例保障言論新聞自由

特區政府發言人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香港市民擁有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保障的新聞和言論自由。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亦訂明,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應當依法保護香港特區居民享有的該等自由。然而,新聞和言論自由並非絕對,行使有關權利時,會受法律和為達至合理目的而必須作出的規定所限制,例如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新聞從業員與其他人一樣都有義務遵守所有法律。最重要的一點是,新聞工作者必須按「負責任新聞作業」原則真誠地行事,以準確事實為基礎,並提供準確可靠的資訊,方可獲言論和新聞自由權利保障。

發言人強調,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訂明的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精準針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清楚訂明構成有關罪行的元素和刑罰。香港特區執法部門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關個人或單位的行為採取所有執法行動,與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無關。

發言人指出,香港的傳媒環境蓬勃依然。舉例而言,目前在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註冊的本地、內地和海外傳媒機構共有206家。一如既往,傳媒可以依法行使其新聞自由。只要不違法,傳媒繼續享有評論和批評政府施政的自由,全然不受限制。

FCC大談二十三條立法 證港新聞自由蓬勃

身為FCC會員的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馮煒光表示,FCC的所謂調查僅區區69個樣本量,既不科學也無代表性。身為會員,他從未聽過有會員投訴或抱怨香港的新聞自由受損,反而一眾會員照常聚會,出席午餐會討論美國加徵關稅等世界局勢。

他引用FCC主席在給會員的信中提到,其俱樂部在過去兩年的活動中自由討論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區議會改革等,俱樂部會員數量增長,均是香港新聞自由依舊蓬勃的最有力證明。

馮煒光批評,RSF假借所謂「新聞自由」抹黑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對香港司法嚴明視若無睹,絲毫不提香港自2020年以來沒有一位新聞從業員因正常報道獲罪,此舉明顯是故意混淆視聽、偷換概念的輿論操弄。

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表示,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明確界定法律邊界,社會各界包括新聞媒體都應依法維護國家安全。有關組織聲稱部分國際媒體縮減在港業務或撤離,馬逢國認為,這些外媒過去常常「戴住有色眼鏡」進行偏頗或選擇性報道,質疑這些新聞機構若合法依規在香港經營何須撤離,強調在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後選擇撤離,背後是否「心虛」耐人尋味。

外媒「幻想」惡化情況至今並未出現

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在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享有高度的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香港國安法生效以來,市民正常生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傳媒在合法的框架下仍有高度的採編自由。某些外媒「幻想」的所謂香港新聞自由惡化情況,至今並未出現,因此只有利用這些所謂的「指數」滿足其詆毀、抹黑的需要,毫無事實根據。有部分外國媒體一直對香港存有主觀偏見,以有色眼鏡看待「一國兩制」。

他強調,新聞自由並非毫無約束,任何媒體都不能凌駕法律之上,任何媒體都不能以所謂「新聞自由」為名,行違法亂港之實。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向FCC和RSF查詢有關機構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禁止美聯社記者進入白宮的看法,是否認為特朗普行為是干預新聞自由,但至截稿前仍未獲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