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表達形式不拘 明確展示創作動機助突圍
隨着元宇宙概念日漸普及,數碼藝術已成為許多學生升學的熱門選擇,嶺南大學動畫及數碼藝術(榮譽)文學士(ADA)課程,就是該校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課程。為協助有意在相關領域發展的同學全面了解課程內容,香港文匯報特別邀請了嶺大數碼藝術及創意產業系副教授兼署理系主任趙明德、助理教授﹙教學﹚曹鴻傑介紹收生詳情並提供建議。他們表示,該學系特別重視面試時同學呈現的作品集,作品的表達形式不拘,最重要是清楚展示創意、創作動機和思維能力,而非最終呈現的作品。●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ADA為四年制課程,今年聯招學額為20個,基本入學要求為「332A33」。根據嶺大提供的課程資料顯示,除了中英文以外,中學修讀資訊及通訊科技(ICT)和視覺藝術的學生可獲得1.5倍的分數加權,去年經過加權後的收生中位數為23分。欲申請該課程的學生,在大學聯招申請時需提交大學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並準備個人作品集。
逾2000人爭20位 競爭激烈
該課程設有面試。學系表示,由於聯招面試到遞交最後名單的時間緊迫,加上每年收到逾2,000份申請,競爭激烈,故在綜合考量後,大部分情況下只會面見Band A申請人。同學在面試時可以將作品集存放在記憶棒內,或帶備平板電腦等,輔助展示和講解。學系補充,基本上在首輪申請時,已經接收到足夠的學生。
趙明德在擔任該系的老師前專注於流行文化研究,涉及夜經濟、流行服裝、線上遊戲等領域;曹鴻傑曾在相關行業從事遊戲設計和市場開發工作,同時亦參與動畫製作。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實踐操作上,他們對數碼藝術有着豐富的了解。
曹鴻傑表示,學系特別重視面試時同學介紹其作品集,「這是很好的渠道幫助同學整理作品,並訓練他們表達和排版的技巧,及如何在有限篇幅內突顯個人特色。在審核作品集時,我們不限形式,可以是手繪作品,也可以是數碼作品,並不一定要求是電繪。我們更注重學生的創意、創作動機和思維能力。」
ADA課程會教授大量實際操作技巧,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想法付諸實踐,因此曹鴻傑認為學生的創意比技能的熟練程度更重要,「此外,我們期望學生展現對創作的熱情,因為在課程的最後一年,學生需要完成動畫項目,這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去思考及創作,若缺乏熱情,很難堅持下去。」
師姐教路:提供多元作品增勝算
自幼喜愛繪畫的嶺大動畫及數碼藝術課程二年級學生麥安婷受劇情類遊戲和動畫吸引,選擇了符合個人興趣的ADA。在中學時期,安婷選修了視覺藝術,其作品集偏向傳統創作。在網站了解過學科內容後,她坦言一開始對自己的作品沒有信心,但在面試過程中發現,教授更加看重學生的看法,希望學生能清晰傳達創作的靈感,就算提交的作品不完全相關也可以接受。
因此,安婷建議有意報讀的學生,在準備作品集時選擇自己比較有信心的作品,但亦補充一些日常不同的創作,多元化呈現自身的創意。以安婷的作品集為例,她使用了不同的媒介和技巧,如水彩、剪貼完成作品,並特別注重作品集的排版設計,增加吸引力。
曹鴻傑補充,同學專注讀書固然好,但同時也要保持對外界的好奇心與開放心態,最好可以多參觀展覽,又或瀏覽網上資源,「最重要的是要擴闊視野,在多媒體領域,每天都會出現新的事物,包括新技術和表達方式。若不積極接受新事物,不去了解市場的潮流,不探索新的表達方式,就很容易被淘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