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il Garnham是蒙納公司的字體設計總監,他是一位具有多年全球品牌字體設計和工程經驗的字體設計師,他與設計團隊及全球客戶合作,理解品牌形象的創意需求和商業需求,設計各種造型和風格的字體,並使用字體建立品牌統一性。在加入蒙納團隊之前,他曾在Fontsmith領導字體設計項目,他表示,「創造性思考」在自己的設計過程中至關重要。
Phil表示,自己是個有些「情緒化」的人,一直以來創造都是他應對焦慮的方式。他會全心全意沉浸在創作中,甚至能夠忘卻自我。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在英國埃塞克斯郡的科爾切斯特學院美術系度過了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一位設計老師發現了他的平面設計天賦,認為他的作品適合平面設計系。大學時期,他製作了一些字體,並使用這些字體設計了海報。而大學畢業後,他遇到了正在招學徒的字體設計師傑森·史密斯,傑森當時剛創立Fontsmith不久。就這樣,Phil踏上了字體設計師之路。
Phil對自己的作品要求極高,他表示:「我會不斷探索『新的形式』『新的想法』以及用字母創作的『新方法』。創作任何已有的、或者與過去作品稍有相似的作品對我來說毫無意義。很多設計師在創作時只是將字體視為一種商業上的銷售產品,這會導致靈感的匱乏,但是我從來不會如此。」他強調,創作者要能在文字中賦予獨特的「理念」,如果做不到,字體就不能算是成功。
作為字體設計總監,在領導團隊時,Phil強調要「敞開心扉,保持透明」。在團隊合作時,他並不會提前預設標準答案,而是構建一種協作框架及和諧氛圍,為員工提供自由自主的回應空間,將創造力作為一種對話形式。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文字還是視覺方面,他都會強調「敘事」的重要性。
靈感源於體驗 保持好奇很重要
不由問Phil,創作字體的靈感來自何處?他表示來自「體驗」。他自稱是一個渴望體驗一切的人:「即使是最平凡的事情,比如修理家裏的水管,學習基本的木工活,在家釀啤酒,閱讀各種作家的作品,聆聽各種形式的音樂,我都迫切地渴望去體驗。我像一塊『貪婪』的海綿,想要體驗周圍一切有興趣的事情。我通過這些體驗變得更加專注,並且也尋到了自己的創作方向。」他還強調「好奇」的重要性。「如果一個設計師沒有好奇心,不渴望成為更好的人,不渴望為生活和人際關係增添價值,那他也不會有好的靈感,必須讓好奇心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設計師能夠保持一顆好奇心去觀察和體驗周圍的一切,任何事情都可以為他的創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可能。Phil還表示,他在創作時極少關注其他藝術家設計的字體,只會專注於自己的作品。
Phil曾多次與其他領域的藝術家合作,他稱,字體設計與其他領域的跨界融合是非常有趣的。「我曾與藝術家Conrad Shawcross合作設計展覽字體,為Buzz Aldrin設計字體,與Duolingo的創意團隊合作將他們的貓頭鷹『Duo』融入到字母中。」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Phil認為這也會為字體設計帶來新的可能。「在AI時代,字體的歷史將被重新演繹,之前所有技術的局限性都將被打破和重新定義。新的局限將存在於創作者的思維中,什麼是可以想像的,什麼可以迭代成新的願景?所以是時候提升我們的思維了,找到到底是什麼讓自己『與眾不同』。」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寧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