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鐵珊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

根據集團公布的2024年年度業績,光大環境(0257)2024年全年錄得收益約302.58億港元,毛利115.36億港元,股東應佔盈利33.77億港元,每股基本盈利54.98港仙。從收益構成來看,運營服務收益約194.3億港元,佔整體收益的64%,較2023年增長1%,表明集團業務結構持續向高附加值的運營環節傾斜,運營服務已成為公司主要的盈利來源且其內部結構日趨優化,推動了集團整體業務向更穩定、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在業務拓展方面,光大環境全年新增12個環保項目,總投資約17.64億元(人民幣,下同)新簽輕資產合同總額18.35億元。其固廢處理核心業務穩步增長,生活垃圾處理量同比增加7%至5,600萬噸,發電量增長7%至277億千瓦時,供熱供氣量同比提升37%。

同時,集團在新興領域取得關鍵突破,如廣州首個儲能項目投運、江蘇常州廢舊電池回收資源化利用項目落地等,這些新興業務的拓展不僅豐富了集團的業務組合,更開拓了新的增長渠道,為集團長期發展注入新活力。

國際布局的加速推進也是重要增長亮點之一。光大環境在烏茲別克斯坦、埃及、印尼等地簽署多個垃圾發電項目的聯合開發協議,並推動自研環保設備、工藝包出海,深度服務「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還在德國、毛里求斯等地開展環保項目,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提升了集團的國際影響力和市場份額,開闢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數智化管理助力提質增效

科技創新與數智化管理成效顯著,助力集團發展提質增效。集團成立科技委員會統籌研發資源,全年轉化科技成果30項,無人打焦機等安全增效技術實現行業突破,碳資產管理系統覆蓋370餘個項目。全年授權知識產權193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超20項,累計專利儲備達2,100餘件,這些科技創新成果不僅提升了集團的運營效率和技術水平,還增強了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為集團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可考慮於3.55元買入,上望3.95元,跌穿3.35元止蝕。

(本人沒有持有相關股份,本人客戶持有相關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