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醫院足病診療師黎彥均(左)、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專職醫療)潘綺紅(右)。香港文匯報記者吳健怡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為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足病治療需求增長,醫院管理局自2005年起不定期設「足病診療師海外培訓資助計劃」,今年再度開放3個至4個全額資助名額,資助合資格者赴英國北安普頓大學攻讀三年制足病診療學士課程,獲選者將獲40萬元至50萬港元學費補助,惟他們畢業後須在公立醫院服務至少5年。本年度申請由即日起接受報名,至本月16日截止,申請人可經醫管局求職網站遞交申請。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專職醫療)潘綺紅指出,香港缺乏相關認可培訓課程,海外培訓計劃已成人才儲備關鍵渠道,迄今已成功培養51名專才。

根據醫管局最新數據,2023年至2024年度全港公立醫院合共提供13萬人次足病診療服務。截至今年3月,醫管局轄下共有54名足病診療師於7個聯網為患糖尿病足、關節炎及足部神經病變等足部病患者提供治療。

潘綺紅日前向傳媒表示,現時足部病患者以長者居多,相信隨着人口老化只會令服務需求增加,因此今年再度推出「足病診療師海外培訓資助計劃」。申請人需於文憑試至少一科理科考獲四級以上,或於高級程度會考一科理科考獲C級,或修讀與醫療衞生、工程或理科相關課程的學士學位。申請人如先後通過5月至7月舉行的醫管局及英國北安普頓大學的面試,將於今年9月入學。

須入職公院服務至少5年

潘綺紅表示,受資助學生畢業後將加入公立醫院成為足病診療師入職,起薪點約為每月3.1萬元;服務至少3年後若通過考核,可獲晉升至資深足病診療師,月入達約5.3萬元至8.1萬元。她指出,計劃既能解決專科人力斷層,亦為青年開拓具社會意義的職業選擇,現有學員於公立醫院服務5年後的留任率高達80%至90%。醫管局將評估需求,不排除未來擴大名額。

北區醫院足病診療師黎彥均於2019年參加計劃,2022年學成回港工作。由於足部的傷患特別難治療,北安普頓大學都會提供實習機會,運用所學幫助病人緩解痛楚及減輕病狀,讓她獲得成就感。

糖尿足患者因高血糖導致觸感神經受影響,就算足部出現損傷往往亦沒察覺,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導致細菌感染而潰爛,嚴重者更需將壞死的肢體切除。黎彥均表示,日常處理長者嵌甲、雞眼等問題時,發現半數患者伴隨糖尿病併發症,「曾遇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經清創治療後恢復行走能力,這份工作讓我直接看見生活質量的改變,體現部門之間的合作及與患者和家屬溝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