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斌認為,外賣是大勢所趨,但絕不會取代堂食。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自疫情以來,外賣平台的崛起徹底改變餐飲行業的運作模式。外賣已成為香港餐飲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特別是在消費者飲食習慣逐漸轉向線上的背景下,外賣對行業生態的衝擊日益顯著。太平洋咖啡(Pacific Coffee)董事、副總經理葉文斌(Terry)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外賣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關鍵在於把握數字化轉型契機,將平台的流量「變現」,利用平台提供的大數據掌握客戶群的喜好、消費模式等,加上堅守品牌核心價值,才能在變革中持續發展。

葉文斌表示,外賣平台的迅速普及成為品牌擴展的重要契機。作為香港兩大咖啡連鎖品牌之一,太平洋咖啡自疫情期間便與外賣平台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實現了品牌在香港各區的滲透。他提到:「顧客可以在不需要到店的情況下,享用到咖啡師新鮮萃取的高品質咖啡,這極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們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覆蓋率。」

制定賠償機制 與平台達雙贏

然而,外賣平台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葉文斌坦言,配送高峰期的騎手短缺問題,常常導致送餐延誤,直接影響產品質量。他舉例:「比如當送餐時間超過一定範圍,凍飲的冰塊可能會融化,這會影響顧客的體驗。」

他指出,品牌必須與平台保持密切溝通,制定補償機制,例如當配送延誤導致產品質量問題時,如何分擔顧客的賠償成本,這些細節都需要事先談妥。

此外,平台佣金也是一大壓力。「我們需要支付相應比例的佣金,甚至會支付額外的平台廣告費,這些成本對於中小型餐飲商戶來說,可能是難以承受的。」葉文斌提到,外賣平台的營運規則並非對所有商戶一視同仁,龍頭品牌可能獲得更多優惠與資源,而中小商戶則需要面對更高的費用與壓力。

葉文斌表示:「外賣平台不僅是一個銷售場景,更是了解消費者行為的重要渠道。」他提到,太平洋咖啡在收集平台數據的基礎上,結合前線員工工作反饋,再透過市場團隊的分析,對顧客的消費需求進行精準把握。例如,他們發現顧客對健康食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去年推出了中式健康餐和新鮮沙律,豐富了產品線。他認為,數據的價值在於指導品牌做出更明智的營銷決策,而這正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意義。

儘管外賣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增長點,葉文斌強調,品牌仍需堅守核心價值。「咖啡店對顧客來說,不僅僅是喝咖啡的地方,更是一個提供休閒空間、促進交流的第三空間。我們不會因為外賣的興起而關閉門店。」他提到,保持一定數量的實體門店是太平洋咖啡的重要策略,這樣既能保證線下顧客的體驗,也能通過門店與顧客建立直接溝通的渠道。

接單因時制宜 免高峰期添壓

對於多渠道運營的平衡,他分享了一個具體案例:「我們在早餐和午餐高峰期,若面對過多訂單壓力,會關閉部分外賣平台的接收機器,以確保門店的顧客能獲得更高質量的服務。這種策略有助減少因過量訂單導致的問題,也能讓門店運營更穩定。」他認為,外賣平台雖然重要,但品牌不能完全依賴平台進行業務運營,必須建立自有的聯繫管道,例如自家App和客服電話,以便更好地服務顧客。

此外,他還提到,太平洋咖啡正在與科創公司合作,探索新的配送技術與包裝方案,以確保食品與飲品在配送過程中的質量。「比如,我們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創新包裝,讓凍飲在更長的配送時間內保持最佳狀態。」他表示,這些創新舉措不僅能提升用戶體驗,還能鞏固品牌的市場地位。「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外賣平台,也來自租金、人工、食材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場競爭的同質化。」

葉文斌認為,外賣平台的出現是餐飲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縮影,呼籲行業與政府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餐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他建議餐飲業可以參與更多大型活動,借助政府和商會的宣傳資源,提升香港品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