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視野的Kim希望傷健人士一起走向未來。 作者供圖

車淑梅

他是失去視力,卻沒有失去視野的註冊社工,傑出青年莫儉榮(Kim),「6歲時一眼突然看不到,10歲入讀心光盲人學校被同學無意撞倒,手術失敗,我全盲了,自始失去了自由。」

Kim不斷追問怎才可以重見世界,直至他走進了圖書館,他在凸字小說看到不同故事,甚至認識到工業革命、《80日環遊世界》等等,原來世界同樣精彩,繼續認知這個世界,他開始考第一,中三入讀聖保羅書院,「學校1970年開始收失明學生,我是1983年,同學鼓勵我參加歌唱比賽、觀星會甚至欣賞默劇,經常教我不要因視力給自己設限。中三全級240人考23名,夏永豪校長鼓勵我參加全新的電腦科會考,我全無信心,校長說不要擔心成績而有包袱,如果你也不試,不知道聖保羅書院何時才有第二位失明同學去報考了。結果我考獲F級……世事難料,10多年後『社聯』請我出任第一位失明的專業幹事,我在IT部門做了7年,負責研發和聯繫不同大公司,包括微軟等。」

其實在中學畢業之後,Kim因中英溝通俱佳,他當了不同大公司的接線生,最後進了香港電訊的查詢1083部門,心想該是終身職業了,「誰知第一天上司屈小姐直指公司請錯了人,她要我辭職再去讀大學去幫這個社會。我好驚,因我準備結婚,到我結了婚又問我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要生小朋友?後來又問為何要生第二個?她一直鍥而不捨地鼓勵我。終於工作7年後,我考入了浸會大學的社工系,多謝太太對我的全力支持,那3年讀得好辛苦,但一步步地進步。」

終於,擁有電腦根底的Kim成了註冊社工幫助了不少同路人,「只有科技才可以復明,例如信件在前面,只要拍一張照片,電話便可以告訴你那信屬於自己的,其他的是屬於誰人的。2006年我離開了『社聯』,因『香港盲人輔導會』開了一個新的訊息無障礙中心,在那短短30個月,我研發了不同的科技,更幫助超過100位人士找到好的工作。後來我發現很多失明人士沒有運動,很早便有糖尿病,於是辭職了,創辦了『盲人體育會』,因而『猛龍長跑隊』誕生了,猛是『盲』、龍是『聾』,跑道上前面的失聰者,用跑繩帶着後面失明人士跑步互補不足。」

今天Kim是「香港傷健共融網絡」總幹事兼創會主席,他希望傷健人士一起走向未來。最近團隊更在「平機會」的部分資助下拍了一套微電影《誰怕誰》,「多謝區焯文導演拔刀相助,他很熱血。我們要讓大家知道你並不是孤單,就像我一樣,我是一個很平凡的人,沒有什麼成就,我就是積極活着,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好開心,大家見到我都記起『猛龍』,我想,人生數十年,如果有一件事讓人家記得,應該覺得驕傲,他們記得『猛龍』,記得那是傷健共融的標誌!」

恭喜Kim,大家都被你的理念感動了,你已將自己看不到的光照到別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