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對照香港交易所最新的上市要求,投行高盛日前估計,有27隻、總市值達1.4萬億港元(約1,840億美元)的中概股,或將有資格在香港進行雙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安永大中華區財務會計諮詢服務主管合夥人劉國華強調,如果香港市場能承接這批中概股回流,料為港股帶來諸多利好,包括提升市場規模與流動性、增加新經濟比重,以及提升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等。

提升市場規模流動性影響力

首先必然有助於市場規模與流動性提升,中概股的加入將壯大港股市場,提升港股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此前,中概股中的大型企業在港股上市後,其交易活躍度為港股市場帶來了更多資金和活力,隨着更多中概股回流,市場整體交易活躍度將進一步提高,投資者的參與度也會相應增加,從而提升市場的流動性。

此外,中概股中有不少互聯網、科技、生物醫藥等新經濟板塊的企業,其回流將使港股市場的新經濟比重不斷上升,優化港股行業結構,使港股市場的指數運行更能反映中國經濟增長和轉型的實際情況,吸引更多關注新經濟的投資者。中概股也涵蓋多個其他行業領域,料豐富港股市場的行業種類,降低市場的行業集中風險,促進港股市場多元化發展。

改善港股結構 豐富衍生產品

同時,中概股回流料將持續增強港股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中概股中有相當數量的企業,具有較高的國際知名度,其回流港股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關注港股市場,這些國際投資者在投資中概股的同時,也會對港股市場的其他股票進行研究和投資,從而增加港股市場的國際資金流入,提升港股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劉國華亦期待,中概股回流帶來新的業務模式和金融需求,促使港股市場的金融機構和相關服務提供商進行創新,開發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如衍生品、跨境投資工具等,豐富港股市場金融生態。中概股中的一些科技企業,可能還會帶來其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經驗,這將促進港股市場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創新和發展,提升市場效率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