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日前與簡約公屋團隊前往肇慶一家港資企業的生產基地,視察簡約公屋的MiC(組裝合成)組件生產情況,該廠房為香港簡約公屋項目提供1.6萬個組件。何永賢在專訪中指出,組裝合成建築法能加快建屋進度,簡約公屋第一期的牛頭角彩興路項目樓高十多層也是以之建成,現時約3天就可建成一層樓。她表示,內地正在不斷發展有關技術,包括在景區以組裝合成設置度假屋,深信香港在開發旅遊片區時,也能應用於設置旅遊設施。
何永賢表示,其實房委會使用預製組件建屋已約有20年歷史,只是最初僅使用預製的樓板和牆板,後來才慢慢發展至預製廚房及廁所等立體空間,「已有8萬個這類組件應用在房屋署的項目上」,到近年再擴大為整個單位也是由內地廠房預製。她形容,整個組裝合成建築法是屬「革命性」,而內地正在不斷發展,「看得到發展潛力,就是有小屋像度假屋,澳洲亦有訂單,當地有些地方很流行度假屋,可以擺放雙人床、小廚房及洗手間,整間屋可運去風景區。」
她指出,現時內地也十分流行在公園、滑雪場、山區茶園等設立該類MiC小屋讓人住兩晚,享受一下農家樂,周末度完假回到城市工作,十分愜意。
香港正發展旅遊片區,她認為可應用MiC組件在旅遊區建度假屋等設施,「很多偏遠地方的度假設施如果要透過工人慢慢抬材料上山去建造,可能成本很昂貴,倒不如在工廠製,然後想辦法送上山更好。」她認為,此舉亦可讓建築師開拓更多想像空間,讓它再不斷發展變成一些更適合不同場景的產品。
雖然香港一些地形如山坡等未必有空間運送組件建屋,但她指東涌及北部都會區等發展地點地勢平坦,可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建屋。對於私樓仍未普及使用,她指應先由公營項目去帶動,並透露已有好幾家私人發展商曾到內地MiC組件廠房參觀,相信發展商也有興趣,亦有廠房為香港的發展商製造試驗品,「某些發展商都找他們去試,是否用這個方法。」
除參考內地的MiC組件應用外,何永賢早前亦與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內地推動建設「好房子」與香港推動的公屋「幸福設計」進行交流。她表示,其實兩者大方向相似,都是以人為本,要有一個更環保的居住空間、更多綠色健康的居住環境、科技的應用以及有可持續發展,只是「好房子」概念在科技應用上較傾向智能家居,香港的公屋則較平實和樸素,因最主要是先解決住屋問題。
「幸福設計」顧及住客所需
她表示,「幸福設計」的8項概念如「活力健康」、「樂齡安居」等,會因應屋邨的情況設計。例如舊屋邨有較多長者,設計上會顧及長者需要;新屋邨有更多年輕人及家庭,因此會有跑步徑等運動設施,「去年落成的屯門顯發邨及業旺邨已引入相關幸福概念,後者設有很多跑步徑及放單車等公共設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