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多年來中國製造的高性價比產品吸引大量的外國客戶,作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深圳華強北,成為許多外國人前來淘貨的天堂,他們青睞玩具機器人、機器狗、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和家庭用品等,即使如今美國掀起關稅戰,他們仍然紛紛前來購買,或者批發或者零售。

華強北商家求薄利多銷

在賽格電子市場大樓的一樓,一位在深圳參加展覽會的印度女商人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自己在印度從事服裝銷售,此次前來逛華強北,看中了一家店裏銷售的玩具機器人,很吸引人,準備給孩子購買,於是通過手勢和手機翻譯詢價、砍價,將價格從180元(人民幣,下同)砍至150元。老闆為圖薄利多銷,決定低價銷售,「現在生意不好做,能夠有一些盈利就算了」,說罷便給客戶打包。

該印度商人表示,還想在華強北給孩子購買兒童遊戲機和蘋果手機。她之後便在一些商戶的指引下前去購買。

另一邊廂,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多位商人前來一商城購買風筒和其他電子產品,其中一個懂中文的商人與一商戶討價還價,最終商戶降價一兩成銷售了十多件商品。

港商拿貨 回港賣貴1倍

商場裏一家專門銷售手錶的商戶向記者表示,各種造型的電子手錶大概50多元一隻,「這是批發銷售,挺便宜的,經常有客戶前來拿貨去國外賣,每次數量有50隻至100隻。也有一些香港商戶前來購買,在香港銷售,價格至少翻倍。」此外,一些香港市民北上消費時,也會順便前來購買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