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呆呆
燕婷夫婦去英國探女兒,要在倫敦逗留一個多月,託我照顧她的寵物狗豆豆。
豆豆和我家貝貝是自小相識的「狗閨蜜」,牠們一起從幾個月大的BB狗長成了十多歲高齡的老狗。貝貝自小對人友善,性情隨和,成了老狗後更是「穩如老狗」;豆豆則是性格較為敏感,隨時都處於警覺之中。平日我們兩家交往密切,豆豆與我也甚是親厚,我們都認為牠寄養在我家月餘毫無問題。
然而,燕婷夫婦一離開,豆豆的分離焦慮症便爆發了,牠不願在我家停留,一會兒像小馬一般滿屋「噠噠噠」地奔竄,一會兒又用雙爪使勁挖門,用嘴去啃門縫,似乎要把門啃出一個可以鑽出去的洞。知道自己無法破門而出,豆豆又守着門口狂亂地轉圈,對着大門發出嗚咽的低嚎,一直鬧騰到凌晨3點,我疲憊地帶牠下樓,牠便在黑暗中急切地四下張望,不時地低頭去嗅地上的氣息,大抵是想在地上嗅出主人的味道,那樣子像極了一個被拋棄的驚慌失措的孩子。
在樓下找不到主人的豆豆失望地跟我回家,不肯和我回房間睡覺,我便陪牠躺在客廳沙發上,聽牠整夜「噠噠噠」地滿屋亂轉,轉得疲憊了,才躺下睡一會兒,還沒等我閉上眼,豆豆又驚跳起來奔向門口……如此折騰到第三天,豆豆才在我整日不停歇的擁抱、親吻和輕聲細語的安慰中平靜下來,接受看不到主人的事實,肯正常地吃飯睡覺了。貝貝在豆豆那段鬧騰中始終「穩如老狗」,有時候會對着嗚咽的豆豆嘆氣,伸頭過去嗅豆豆,吃飯和餵零食的時候也不和豆豆爭搶,甚至連我長時間地抱着豆豆,安慰豆豆的時候牠也不像平日會吃醋般地吠叫。後來豆豆的情緒穩定下來,終於有了歸屬感,開始霸佔貝貝的狗窩和牠平日喜歡躺臥的沙發,貝貝也不惱,只默默地在豆豆霸佔的地方尋一條縫擠進去臥下。
我是理解豆豆的,因為我小的時候曾經常被父母放在親友家寄養,在陌生的環境裏惶恐不安,有時還會被寄養家庭的同齡孩子們欺負,所以小時候看《紅樓夢》,我總是隨着同樣寄人籬下的黛玉一起哭。貝貝從前也因我出遠門而在鄰居家寄養過,我想牠也會體諒豆豆,因而如此懂事,對自己的狗閨蜜有孔融讓梨之風。我便理所當然地總更多地關注豆豆,想讓牠的寄養生活過得更幸福快樂一些。
一個月快過去了,被我偏愛的豆豆不再那麼強烈地想念牠的主人,習慣了我對牠的疼愛,還學會把腦袋鑽到我懷裏撒嬌。一次外出散步回到家,豆豆照例往我懷裏鑽,我也照例抱起牠親熱地撫摸,貝貝忽地對我大聲吠叫,又咬我的腿,雖然只是作勢,但咬的力道也不小,可見牠很不開心。後來我放下豆豆去抱貝貝,牠亦委屈地輕聲嗚咽,罕有地伸舌頭來舔我,我這才發現這些日子以來被我忽略了的貝貝鼻頭乾裂,眼睛通紅,牙齦也像眼睛一樣紅腫發炎。
自那天後,我再抱豆豆,貝貝便像護食一般過來護着我,再沒有孔融的風範了。其實讀完孔融讓梨的故事後很多人都覺得故事只重說教,並不符合真正的人性,當然,也不符合「狗性」。我想起前兩年流行的網絡歌曲《誰還不是個寶寶呢》,用在此刻的兩隻小狗身上,才更真實。
所幸燕婷過幾天就要回來,豆豆終於要結束牠的客居生活了。貝貝若是會唱歌,到時大概會愉快地哼唱那首《誰還不是個寶寶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