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表示,港人應該深入了解國家政府工作報告等重要文件,出力為國家貢獻。共享基金會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姬文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港澳「深化國際交往合作」,身兼共享基金會理事會主席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昨日到一所中學演講時表示,國際交往合作絕非只有經貿方面,還包括文化、體育、藝術、教育等。他鼓勵學生以至各行各業充分了解政府工作報告、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十四五」規劃等重要文件,探索自身可以如何貢獻國家。

共享基金會昨日在聖保祿學校舉辦「一帶一路醫療人道援助教育講座」,由梁振英及共享基金會總幹事陳英凝為師生演講,介紹共享基金會的具體工作,並分析全國兩會精神的相關講話,探討如何將慈善事業更好地發揮在融入國家發展的戰略當中。

梁振英向師生介紹了共享基金會於海外從事公共衞生與醫療援助,「共享基金會的工作至今已經做到八個國家,有七個服務類別。希望讓香港年輕人知道,香港作為國家一分子,在海外做的工作,可啟發大家未來的事業發展方向。」

他鼓勵學生和各行各業都應充分了解各項國家重要文件,「當中有關香港的部分,香港人應充分認識,然後付諸實行;即使沒有『港澳』兩字,香港人都應深入認識香港可以如何為國家作出貢獻。」

梁振英舉例,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及完善律師制度,這句說話並非在港澳段落出現,但香港在這方面可以作貢獻,「律師專業在內地發展得很快,但歷史較短,而香港律師服務有很長歷史,香港律師會已有117年歷史,所以在深化律師制度這個問題上,香港可以幫手。」

倡有志成律師者投身航運範疇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他認為倫敦作為國際航運中心,並沒有貨櫃碼頭,其專長在於船舶買賣與租賃、船舶融資和保險,以及支持相關活動的法律服務,「這些專業人士不是在海濱工作,而是安坐辦公室使用電腦。他們的人均創造價值遠比香港的葵涌貨櫃碼頭高。」他建議日後希望成為律師的學生,可考慮成為航運律師,為國家航運相關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梁振英又表示,內地與香港共同發展及繁榮的空間和潛力很大,尤其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之間,未來要不斷就人流、物流、資金流、訊息流尋求更方便流通,雙方都要下工夫。

陳英凝主要介紹其組織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的公共衞生援助項目,包括消除白內障、登革熱、傳染病防治和直接飲用水項目。基金會還為柬埔寨、老撾等國家的貧困社區提供手術支援,又分享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患者故事,還談到利用簡單措施在東南亞預防瘧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