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政府工作報告將「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列入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事實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運用的基礎建設及抓手,香港正朝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方向發展,首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更有望今年底前完成全部籌建。TISC將向初創企業、中小企業和企業家提供知識產權檢索、培訓及策略性支援等免費服務,進一步培育香港的新質生產力。
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全部籌建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營運總監林芷君昨日在傳媒發布會表示,生產力局去年獲特區政府推薦成立香港首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局方現正按照TISC籌建要求,從場地、硬件設施、數據庫資源、人力建設、制度建設等多方面積極開展籌建工作,預計於今年底前完成籌建。同時,在籌建期間,生產力局將開展TISC相關服務及宣傳推廣活動,以便香港科創界與中小企獲得更多TISC服務內容及知識的產權相關資訊。
就TISC的作用,她表示,本地中小企對於知識產權認識較薄弱,以往初創企業、中小企業在申請專利過程,面對很多困難,其中專利知識不足是原因之一。如果中小企業缺乏專利知識人才,或令有意申請企業無法有效地向評審機構展示其發明的獨特性,大大減低申請成功率。而TISC正正助力填補有關專利知識空白。早前就有香港教育科技公司就其開發、具人工智能應用的創新發明,向TISC了解如何通過知識產權保護評審。
港TISC已推出部分免費服務
林芷君提到,特區政府於2024年4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推薦生產力局在香港籌建第一家TISC機構,以便更聚焦地向本地初創企業、中小企業和企業家提供優質的知識產權資訊及服務,協助他們開發創新潛力,並創造、保護、管理和商品化其知識產權,為香港知識產權貿易作貢獻。2024年1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共同確認的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籌建機構。截至2023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已在93個國家和地區設立超過1,500個TISC,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合共擁有151個TISC,其中包括籌建中的香港中心。
生產力局是香港首家入選的TISC籌建機構,林芷君補充,香港TISC早於2025年1月開始投入服務,為研發人員和創新者提供支援,並幫助他們使用知識產權制度以保護他們的發明,其間已推出部分免費服務,包括基礎諮詢和培訓,並計劃於第三季(約7至8月)啟用實體及線上服務中心。在專利方面已成功協助20多間機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