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偉寧 中國僑聯委員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委員

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支持香港深化國際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體現中央對香港發展的深切關愛,為香港指明前行方向,注入強勁發展動力。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們積極建言獻策,體現出對香港未來的關懷與擔當。二者共同為香港在經濟、民生、國際合作等多領域的發展帶來清晰指引和深刻啟示。

推動跨境金融合作

政府工作報告着重強調,「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這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也是一切發展的基石。「愛國者治港」確保香港管治權掌握在愛國愛港力量手中,維護香港法治秩序與社會穩定,為香港各方面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港區人大代表們也在各自領域積極踐行這一原則,為香港發展貢獻力量,彰顯「愛國者治港」的強大凝聚力與推動力。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實現新飛躍的關鍵路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及「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香港擁有發達的金融體系、先進的專業服務業和國際化營商環境,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強大製造業基礎和廣闊市場形成互補。

在金融領域,香港可利用自身優勢為大灣區企業提供多元融資渠道,推動跨境金融合作與創新;在科技創新方面,整合香港科研優勢與內地產業化能力,共同培育新興產業。如香港高校在科研上成果顯著,與大灣區內地城市企業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互利共贏。同時,香港應抓住「一帶一路」倡議機遇,發揮國際航運、貿易和金融中心優勢,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專業服務,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提升國際影響力。

政府工作報告新增「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明確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霍啟剛表示,香港將利用「一國兩制」優勢,在不同領域連接世界,發揮橋樑作用。香港可憑藉獨特優勢,搭建中外交流合作橋樑,促進不同文明、制度間的理解與認識。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領域,深化與各國各地區的合作,提升香港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為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爭取更多話語權,也為自身發展創造有利國際環境。

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此外,香港應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轉型。代表們關注到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潛力,如陳曉峰指出香港能匯聚全球數據,具備人才、資金、創意、科技等優勢,可借助人工智能賦能各行各業。香港可加大對新興產業投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設立相關研發機構,吸引科技人才,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從傳統產業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轉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香港應以政府工作報告為指引,結合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議,堅定信心,把握機遇,在「一國兩制」保障下,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持續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