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參觀一間車行最新安裝的的士車廂影像錄音系統。該車行負責人、香港的士小巴總商會會長周國強強調,為保障乘客私隱,所有數據都會被加密,由供應商直接提供予運輸署或警方,用於處理正式投訴或法律事務,司機無權限解鎖索取,以保障乘客私隱。整套設備價值四千多元,成本由車主承擔不會轉嫁乘客,亦不會成為的士加價藉口。
特區政府建議修例的部分主要針對四大範疇:行車記錄儀、車廂錄音錄影、GPS定位系統及電子支付功能,周國強經營的車行已安裝全套系統。
行車記錄儀保障雙方合法權益
他介紹,行車記錄儀對保障司機及乘客合法權益方面至為重要,尤其在發生交通意外或爭議事件時,行車記錄儀能還原真相,提供證據支持。俗稱「車Cam」的車廂內錄音錄影系統,可巨細無遺記錄車廂內發生的事件,成為佐證,「不單車廂內,不少車主或司機還自行安裝車外的前後Cam,將來立例統一設備要求將更有助於行車安全。」
周國強表示,香港的士全年投訴數字相較於載客量而言並不算多,但在社會聚焦下問題被放大,而安裝攝錄設備能有效減少投訴,以澳門為例,安裝相關設備後投訴數字下降九成,車內錄音錄影不論對司機還是乘客的行為,都有正面的引導作用。
他透露,業界早已開始籌備相關技術,且目前市場上已有單一設備可同時實現錄音及錄影功能,滿足政府要求。
數年前,香港歌手許志安與藝人黃心穎在的士車廂的錄影視頻,被司機高價賣予傳媒,引起公眾對私隱的憂慮,周國強強調,日後法例會對所有錄音及錄影資料管理有嚴格規定,並以保護乘客和司機的權益為前提。
據特區政府的要求,攝錄系統數據須加密並儲存在車內裝置不少於30天,周國強解釋,「目前我們試行的資料儲存時長為7天,將來立例為30天,這將確保在需要時有足夠資料供調查使用。」
司機車主無權查攝錄 確保不被濫用
周國強強調,錄音及錄影資料僅能由供應商直接提供予運輸署或警方,用於處理正式投訴或法律事務,司機及車主無權自行調取或查看,確保資料不被濫用,「即使是我們目前測試階段,前後車cam拍攝路面情況的紀錄,都唔會畀司機獲取。」
他補充,所有設備均需由認可供應商安裝及管理,並經運輸署核准,相信市民對私隱的擔憂可以隨着法例實施及監管到位而逐漸消除。
針對兜路問題,該系統配備GPS定位功能,有助提升車隊管理效率,還可減少兜路等投訴問題,輔助錄音錄影有效判定糾紛事件。他補充道,部分新款的電子支付咪錶已內置GPS功能,未來或能進一步整合技術,降低安裝成本。
系統成本車主承擔不轉嫁乘客
現時每輛的士安裝全套攝錄裝置,包括前後車Cam及車廂內攝錄系統的成本約為四千多元,每月維修保養費用約100元至150元。此外,目前所有新車已內置電子咪錶,即便舊車改裝新電子咪錶,費用也僅約千餘元。
至於電子支付POS機,只需支付按金,並無月租,成本由車主承擔。周國強表示,在如今的經濟環境下,不會因此增加司機的租車費用,更不會以此作為申請加價的理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