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春假期臨近,內地輸港鮮活食品供應穩定,質優價平。近日香港文匯報派出多路記者,北上廣西賀州、湖南永州、廣東深圳和珠海等多個供港鮮活食品基地,追蹤蔬果、肉蛋,從產地生產、採摘,到以「一日達」甚至「半日達」之高效擺上香港市民餐桌的全過程。從今起將一連五日,為讀者講述供港鮮活食品背後的故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徵兵、廣濟 特約通訊員 龔莉瑩廣西賀州、香港連線報道)歲末年初,在維園舉辦的工展會上,香港培豐未來的展台前人頭湧動,品嘗來自廣西賀州的綠色農產品。負責工展會的香港培豐未來科貿有限公司攤位高級銷售經理Sammi Li笑着說,整個攤位廣西賀州蔬菜銷量最好,包括廣西賀州芋頭、馬蹄、豆胚(豌豆苗)等,已經補貨多次。

距香港2.5小時高鐵車程的賀州,此時正迎來一年中最繁忙的蔬菜採摘季。每年9月水稻收割後,賀州的蔬菜季才開始,到第二年3月,是蔬菜種植的季節,也是賀州獨有的稻菜輪種模式。以菜心為例,賀州的供港菜心可以種六茬,眼下正是第四茬的播種期。進入冬季,氣溫適宜的賀州接力擔綱供港菜主要供應來源。除了傳統的豆胚、菜心等品種外,馬蹄、香芋等新菜品也開始出現在香港市民餐桌上。

●賀州供港蔬菜品種多樣,豐富港人餐桌。圖為賀州產甜玉米、香芋、豆角。香港文匯報廣西傳真

早上7點,賀州鍾山大田村摘菜女工開始一天的辛勤勞作。延綿的群山環繞下,賀州農投集團旗下正地鍾山供港蔬菜基地,數千畝綠色蔬菜長勢喜人,腳下青綠色的豆胚長出的新芽上,正泛着晶瑩剔透的露珠。

摘豆胚只取兩葉一芽,每採一株都要雙手剔除綠色老葉,只保留嫩葉和菜芯部分。採摘手法不亞於採茶葉,熟練的女工每天可摘50斤。當天的採摘人工費500克5元人民幣,去年春節期間,豆胚的採摘人工費一度高達20元人民幣500克。

●摘豆苗只取兩葉一芽,每採一株都要雙手剔除綠色老葉,只保留嫩葉和菜芯部分。採摘手法不亞於採茶葉,熟練的女工每天可摘50斤。 香港文匯報廣西傳真

緊挨着豆胚菜地,一大片剛剛採摘完的菜心地,還帶着青綠色的菜葉正被打碎翻耕,進入下一輪播種。

來自雲南紫雲縣的蔬菜種植專業人士羅先生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一茬菜心從播種到採摘的生長期為40天左右,菜心出菜苔到50厘米後採摘,剩下的菜葉菜根要全部打碎翻耕,進入下一輪播種。

羅先生的蔬菜種植專業團隊,有近200人來自雲南等地,此前,他們結束在寧夏、雲南等地同樣的工作。有着多年蔬菜種植經驗的羅先生說,賀州水稻和旱地蔬菜輪種模式,種完水稻翻耕後土地肥沃,還可以有效杜絕蔬菜病蟲害。另外,賀州的冬天幾乎沒有零度以下的氣溫,少有霜凍天氣,賀州蔬菜無懼冬天。

●香港培豐未來CMA檢定中心廣西賀州分中心,對每批次供港菜進行檢測,確保品質安全。香港文匯報廣西傳真

豆胚佔香港市場九成以上

僅豆胚這一單一品種,賀州佔到香港市場九成以上,目前每天的出貨量800件,每件15千克。預計春節期間每天的出貨量可達1,200件。賀州農投集團正益銷售部經理趙萬勇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目前僅供港菜心每天就有12噸直供香港,全年可達5,000噸。豆胚在節日期間供應量將比目前增加一倍。

港澳食品原料種植基地有26個

賀州農業農村局的林榮善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類似這樣的供港菜基地,2024年就新增5個,累計供港澳蔬菜備案基地23個,認證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共有52個。其中,港澳食品原料種植基地26個,還有2家有資質的供港澳蔬菜加工企業。賀州僅供港蔬菜種植面積已有約3.8萬畝,同比2023年增加10%。2024年,廣西首個以供港蔬菜產業為主導的供港蔬菜八步區東融產業示範區也成形。

據賀州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胥宇建介紹,賀州將供港澳蔬菜發展納入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先導區的重要內容,還成立由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供粵港澳蔬菜工作專班。

「芳林馬蹄」年創匯超8000萬美元

在工展會期間,最新列入供港目錄的賀州馬蹄和芋圓甜品也頗受市民歡迎。在賀州平桂區鵝塘村,眼下正是馬蹄收穫期,大片的農田翻成一隴隴,褐色馬蹄在陽光照耀下,像金坨坨一樣暴露在泥土中。賀州被譽為「馬蹄之鄉」,是內地最大的馬蹄生產基地之一,「芳林馬蹄」以其體形扁圓、色澤紫紅、皮薄蒂平、肉嫩無渣、鬆脆爽口、多汁香甜而聞名。「芳林馬蹄」成為廣西首個年出口創匯超8,000萬美元的區域公用品牌代表,品牌價值達到50.19億元人民幣。2024年,平桂區「芳林馬蹄」種植面積達3萬餘畝,總產量預計達8萬噸。

香芋產量超35萬噸

和馬蹄一樣,賀州香芋也進入收穫季節,全市香芋種植面積穩定在17萬畝,產量超35萬噸,綜合產值有望突破21.7億元人民幣。據介紹,賀州市與區內外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機制,香芋從種苗繁育、種植到採收廣泛使用標準化、專業化技術,建設香芋標準化廠房、現代化倉儲、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延伸產業鏈條。當地引進培育香芋加工企業28家,年加工能力超30萬噸,初步形成了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香芋加工集聚區。香芋加工產品種類非常豐富,包含芋條、芋粉、芋塊、芋圓、芋泥以及香芋沙琪瑪、香芋脆片、香芋糕點等數十種產品,覆蓋中餐、茶飲、烘焙、副食等行業。

【特稿】農產品檢測結果與灣區互認

在香港培豐未來CMA檢定中心廣西賀州分中心,賀州市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韋福廣去年12月下旬檢測完成供香港工展會的賀州蔬菜檢測。韋福廣說,檢測結果顯示,這次參加香港工展會的6個蔬菜品種全部合格。

香港培豐未來CMA檢測機構是繼香港「正」印檢測落戶廣西之後,另一家香港落戶廣西賀州的檢測機構,賀州本地正依託港檢測機構,加強供港菜全產業鏈檢測,賀州市以供粵港澳農產品標準作為本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標準,建立了健全的市縣鄉村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2024年6月,香港培豐未來CMA檢定中心廣西賀州分中心在賀州市檢驗檢測中心掛牌開展業務,實現供港澳農產品檢測結果互認。7月,廣西首家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承檢機構落戶賀州,實現賀州產地農產品檢測結果與大灣區互認。

賀州率先在全國實現國家級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全覆蓋,全市擁有香港優質「正」印認證證書72張,共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10個,其中蔬菜產品3個,綠色、有機農產品147個(其中蔬菜產品55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14個(其中蔬菜產品6個)。

同時,賀州還編制了豆胚、菜心等10項供港蔬菜生產技術規程標準,8項產品質量廣西團體標準,2項供港澳蔬菜包裝和冷鏈運輸標準

拓展雲貴湘供港蔬菜檢測

韋福廣說,依託香港CMA檢定中心落戶賀州,檢驗檢測中心除完成本地供港產品檢測外,還拓展雲南、貴州、湖南等地的供港蔬菜檢測。

農業產業園成灣區菜籃子示範基地

2024年12月30日中午11點,港人麥百祥的兩地牌車,準時出現在位於賀州鍾山縣榕馬村富強現代化設施農業產業園,開啟每周一至周五在賀州、周六周日在香港的日常。1月5日起,香港西九龍已開通經停賀州的高鐵班次,麥百祥的每周香港、賀州雙城生活將更加便捷。

這個園區是當地重點打造的現代設施農業示範項目和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示範基地,規劃面積1,000畝,計劃建設設施大棚350畝,配套建設水肥一體化噴灌、倉儲冷藏中心等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由香港富強集團、澳門澳鮮公司投資5,000多萬元人民幣建設運營。主要以美國蘆筍、意大利黃瓜、特色辣椒等粵港澳熱銷高品質蔬菜為主導產業。產品將通過賀州已經開通僅1年的供港直通車模式直供港澳。

蔬菜大棚內,從美國引進的蘆筍新品種長勢喜人。蔬菜基地負責人胡錫強說,這批蘆筍很快將採摘出貨,香港市民喜歡吃的蘆筍炒臘肉和清炒蘆筍等佳餚,賀州蘆筍不會缺席。

麥百祥的鍾山富強科技農業有限公司就在農業產業園,他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展示其剛剛投資200多萬元人民幣採購的冷鏈車,用於直供港澳。賀州去年底開通供港澳蔬菜直通車模式,無需再經深圳或東莞轉運,實現從賀州農田才下枝頭,四小時後直上香港市民餐桌。

據了解,賀州申請的12輛蔬菜直通車,正待有關部門審批完成後投入使用。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