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特區政府2022年10月底發表有關發展虛擬資產政策宣言,短短兩年間,本港的虛擬資產監管法規、基建及產品相繼落地,市場開始成形。特朗普上台攪局比特幣市場的大變局下,香港怎應對?熟悉虛擬資產市場運作的香港立法會議員、Web3及虛擬資產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吳傑莊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就表示,目前業界普遍反映本港虛資市場存在合規成本高、交易幣種少,以致平台盈利難等問題,建議在風險可控下拆牆鬆綁;同時研究推出「數字通」,即開放通道允許內地投資者買賣香港認可的數字資產,進一步豐富內地與香港的互聯互通。
香港虛擬資產市場在2024年經歷了特別且關鍵的一年,隨着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發牌制的過渡期自今年6月1日正式結束,目前已獲發牌平台增至7間,所有未申請牌照的VATP一律禁止在港經營,標誌着本港加密貨幣產業監管架構已初步完善,港交所共有12隻掛鈎比特幣及以太幣的ETF在交易,首批三間公司/組合,亦正參與穩定幣「沙盒」,試驗各式交易場景,特區政府以及一些香港銀行,年內亦完成發行了多筆代幣化債券,「數字資產」正逐步整合到香港的主流金融體系。

持牌平台7間 11間申請中
12月中,本港VATP牌照制再添4名新成員,令本港獲證監會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增至7間,另有11間平台正在申請、13間平台撤回,以及2間被退回申請。吳傑莊認為,目前的申請數字合理,未來會陸續批出牌照,形容「有十間八間唔算少」,市場會有充分競爭。但在現行監管環境下,平台的經營亦會較艱難。
對於撤回數字,吳傑莊曾向業界了解過,撤回申請各有原因,主要由於公司財政問題、經營成熟程度、投入技術以及管理層人選是否適合等。事實上,牌照的要求很高,部分公司因為無法達到要求,因此先自行撤回申請。
然而,吳傑莊強調,現時已獲發牌的平台普遍未能獲利,交易亦不夠活躍,這情況長遠而言並不健康,有關當局必須營造出能讓持牌平台獲利生存的環境,市場才會健康發展。
特區政府強調對虛擬資產市場是採取「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監管原則,與傳統金融市場看齊,然而業界向他反映目前的合規要求遠嚴厲過傳統金融市場,例如平台須為線下儲存方式及以線上和其他儲存方式持有的客戶虛擬資產的潛在損失分別提供50%及100%的保障,增加經營成本。
可放寬專業投資者投資幣種
另,當局僅允許極少數合資格幣種上架,目前僅約10隻,投資者可以選擇的產品偏少,建議放寬專業投資者的投資幣種。此外,現時禁止衍生產品交易,導致有投資者在香港買入衍生品後要到外國賣空,費時失事。他認為,若香港市場能提供更多幣種及衍生品選擇,相信可激活目前偏低的交易量。
港銀對數字資產交易欠支持
他續指,另一方面,本港銀行仍然非常不支持數字資產交易,業界反映銀行取態甚至比之前更嚴格,絕大部分Web3公司或牽涉數字資產的企業都曾經被銀行拒諸門外。建議開設銀行賬戶時引入合規科技,以減低合規工作的成本,否則只會形成惡性循環,令Web3行業難以長遠發展。
2024年港美數字資產大事記
1月10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4月30日 由嘉實、華廈及博時三家基金公司發行6隻現貨比特幣及現貨以太幣ETF在港交所掛牌,並獲准列入認可賣空指定證券。
5月22日 美國眾議院批准了《21 世紀金融創新與技術法案》(FIT21),旨在明確定義加密貨幣,對特定加密貨幣進行分類,以確定其是證券還是商品,並決定由哪個政府機構對其監管,目前仍在進行中。
5月23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以太坊ETF。
6月1日 香港全新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發牌制的過渡期正式結束,所有未申請牌照的VATP一律禁止在港經營。
美國總統拜登否決法規SAB 121,該法案旨在推翻公告為託管加密貨幣的公司製訂的會計準則。
7月18日 香港金管局公布首批共3家「沙盒」參與機構名單,包括京東幣鏈科技、圓幣創新科技,以及聯合申請的渣打香港、安擬集團和香港電訊組合,這3家機構可以在指定範圍內測試預期業務模式。
7 月23日 美國以太坊現貨ETF正式交易。
12月5日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正式提名支持加密貨幣的Paul Atkins為SEC主席。
12月6日 特朗普任命David Sacks為首次設立的白宮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事務專員。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穩定幣法案的立法倡議,為全面監管錨定法定貨幣的穩定幣(FRS)奠定基礎。
12月18日 自OSL Exchange、HashKeyExchange及HKVAX後,香港VATP再添4名新成員,包括雲端賬戶大灣區科技(香港)、DFX Labs、香港數位資產交易集團及Thousand Whales Technology。
12月23日 特朗普任命Bo Hines為加密委員會執行董事。
「數字通」有利發展新質生產力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回歸後一直擔當中國金融開放「試驗田」的重任,在虛擬資產發展方面,香港也正「先行先試」。就香港虛擬資產市場未來怎樣服務國家所需,吳傑莊認為可以研究推出「數字通」,即開放特別通道允許內地投資者買賣香港認可的數字資產,進一步豐富內地與香港的互聯互通內涵,同時亦有利金融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
內地重視發展數字經濟
內地禁止加密貨幣交易,然而於「一國兩制」下,在香港進行加密貨幣交易卻是合法的,同樣內地禁賭,但內地民眾去澳門賭錢也是合法的。故此,吳傑莊認為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未來會否准許內地民眾投資香港認可的虛擬資產,相信主要視乎整體國際形勢的發展,相信內地會適時調整政策。目前美國積極擁抱數字資產,內地也十分重視發展數字經濟,並視之為新質生產力,特區政府亦在聆聽業界聲音,擁抱數字經濟新賽道。
對於若推出「數字通」,會否引發內地「走資、炒賣」憂慮,吳傑莊認為關係不大,因為若有人存心「走資」,即使並非購買數字資產,亦可以購買其他傳統資產,或以其他方式匯款到外地,並不一定依靠數字資產。相反,若互聯互通推出「數字通」,除了可確保內地資金循合法途徑來港,受外匯配額管制,亦可讓內地民眾獲得更多資產配置選擇。
至於「炒賣」,吳傑莊認為,目前本港加密貨幣交易量每日大約只有幾十億元,相對股票市場每日數百至過千億元的交易量仍然偏低,相信「數字通」初期的額度限制可參考股票通及債券通的一半額度。
互聯互通機制風險可控
事實上,目前內地與香港的互聯互通機制,已經推出了股票通、跨境理財通、債券通、ETF通、互換通等等,這些過去無法想像的跨境交易活動,迄今運作良好,風險可控,為內地及海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也帶旺了本港金融市場,吳傑莊相信原理相同的「數字通」屬合理舉措。
他續指,發展數字資產對內地和香港都大有裨益,數字資產及加密貨幣本身具有投資功能,亦是支付工具,可將實體資產代幣化,激活實體經濟,為民生生活帶來便利。除了金融方面,數字資產的Web3科技亦能帶動創新科技的發展,並應用到遊戲和社交等,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
完善DAO規管 促港Web3發展
今年8月,香港高等法院審理全球首宗涉及「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的訴訟,裁定6名被告須披露區塊鏈及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項目的詳細財務報表及支持文件,以回應資產挪用等指控,涉款逾60億元。吳傑莊在訪問中認為,目前香港於Web3的發展框架仍然未完善,建議特區政府推出DAO規管法規。
DAO是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管理和運行的線上組織,沒有傳統組織的「中心機構」或「上下層級關係」,全由該DAO中的「股東」或代幣持有人控制,人人身兼決策者與執行者兩種身份。

DAO數量可觀 「搶企業」目標
吳傑莊指出,整個數字資產生態可分兩個重要環節,一是交易所,二是公鏈,後者通常以DAO的形式存在,但像「無主孤魂」般在全世界都無位置落地,如果香港要發展數字資產生態,便需盡快規管DAO,建立屬於DAO的框架,讓這些公鏈可以來港落地。他透露,業界反映如果有專屬DAO的合規框架,便願意來港落地甚至繳稅,「因為目前他們好多事都做不到,例如被銀行拒絕資金進出,所以他們都想浮上水面,獲得法律地位後與傳統金融接軌。」
他說,「DAO已經發展了十幾年,以前野蠻生長,但業界認為現時已到了應受規管的年代。」目前全球有約20萬個DAO,數量並且愈來愈龐大,相信如果有DAO的法律架框,可以完善本港的Web3生態,吸引更多資金和人才,「香港要『搶企業、搶人才』,DAO都可以是目標!」
建議參考證券業 對DAO發牌
吳傑莊續指,目前美國和阿布扎比已有相關法律框架規管DAO,香港亦應盡快建立,由於DAO沒有法律主體,建議特區政府可參考現時證券業的牌照制做法,設立DAO發牌制,要求持牌的DAO釐清內部個體關係,並須設立負責人員(RO)以負責確保牌照公司遵守監管機構的規定,並維持公司日常運作。
美國比特幣戰略儲備計劃有待觀察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於本月中重申了建立美國比特幣戰略儲備的計劃,刺激比特幣價格衝破10萬美元;惟其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聯儲局不希望參與政府牽頭的戰略比特幣儲備,強調聯儲局不允許擁有比特幣,又指不會尋求改變法律讓聯儲局合法持有比特幣,導致比特幣連跌多日,昨晚11時已跌穿9.4萬美元水平。

幣圈人士任美證交會新主席
對於比特幣前景,香港數碼資產學會共同創辦人區偉志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認為,特朗普已兌現了部分對幣圈的選舉承諾,包括表示提名傾向放寬加密貨幣監管的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接替有「幣圈敵人」之稱的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出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此外,特朗普又於本月初新設白宮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事務專員,專責加密貨幣事務。
對於鮑威爾指聯儲局不允許持有比特幣,區偉志認為,美國要將比特幣納入儲備,並不一定要走聯儲局路線,可以將比特幣視為石油儲備之類的商品儲備,完全避開聯儲局的法律問題。再者,特朗普並非要動用國家儲備購入比特幣,而是希望先將政府手頭上充公回來比特幣轉為儲備,當中涉逾20萬個比特幣。因此,特朗普要兌現承諾並不困難,而未來會否動用美國的國家資金購買比特幣則有待觀察。
業界料比特幣下季見12.5萬美元
展望明年比特幣價格走勢,金融交易服務提供商IG Group預測比特幣於2025年首兩個月將達到12.5萬美元。IG Group指出,SEC新主席的任命,預計將帶來更為溫和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重建市場信心。IG資深市場策略師Filippo Diodovich預測,2025年1至2月,比特幣價格有望達到11萬至12.5萬美元;以太幣及Solana等主流加密貨幣亦預計呈現增長潛力,以太幣目標價為3,800至4,000美元,Solana目標價為280至300美元。

相關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