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2024年將盡,年內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全球經濟復甦緩慢,是分化加劇、充滿挑戰的一年。香港文匯報財經部綜合2024年網上熱搜、多個AI軟件的分析,得出有關香港財經新聞的熱門詞彙,頭十位的結果包括:1)「政策組合拳」、2)「惠港五招」、3)新質生產力、4)比特幣創新高、5)「樓市撤辣」、6)美國減息、7)「招商引才」、8)北部都會區、9)低空經濟,10)《黑神話:悟空》。

10個詞彙中,頭三位熱詞皆與中國國策有關,特別是中央「放水」規模或高達10萬億元人民幣,不單對內地政策、A股及港股影響巨大,對全球經濟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故「政策組合拳」成最熱詞彙當之無愧。至於「樓市撤辣」、「招商引才」、北部都會區及低空經濟等,則是特區政府的「有形之手」,這些措施有助香港未來重拾增長動力,影響力不容忽視。

●港股10月7日升越23000點大關,為今年最高位。

①「政策組合拳」 港股成交破頂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三大部委9月24日聯手推出「政策組合拳」,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除了降準、減房貸息外,更重點針對資本市場及房地產領域,推出多項舉措,力度及覆蓋面遠超市場預期,令投資者對經濟前景信心大增。港股在宣布當日即時大升超過700點,A股三大指數直線抽升超過4%。在「組合拳」發力下,港股一路飆升至10月初升越23,000點,升幅逾三成,成交表現更驚人,並於10月8日創出6,204億元歷史新高紀錄,A股同日亦創出3.45萬元人民幣的成交新高紀錄。

②「惠港五招」 內地行業龍頭港上市

內地在4月下旬突然宣布「惠港五招」,令港股進入一段升浪,擺脫年初以來的頹勢,惠港五招也成為全港熱話。中國證監會4月19日發布的5項內地資本市場與香港的合作措施,包括:1)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資格產品範圍、2)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3)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4)優化基金互認安排、5)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惠港五招」的措施一經公布,刺激港股由大約16,000點水平,大幅升至5月中的約19,500點左右。而內地電器行業龍頭美的集團(0300)9月17日在港上市,集資額逾310億元,成為2024年香港最大新股,更帶動香港2024年的總IPO額晉身全球第四大。

③新質生產力 港新賽道尋新商機

新質生產力成為今年大中華地區的熱門討論詞彙,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彭博將「新質生產力」列為此次兩會熱詞之首。內地各省市將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重點工作,推動新產業的布局和傳統行業的智能化、綠色化改造。

香港同步在包括人工智能(AI)、半導體及智能汽車等先進製造業、金融科技、其他創科領域等都急起直追,希望在發展傳統經濟以外,能以新思維在新賽道上,尋找到新商機。

④比特幣創新高 港虛資市場發展旺

受到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表明支持國家儲備比特幣的想法,並計劃逆轉上屆政府對數字資產行業的打擊政策,令好友大舉吸納比特幣,加密貨幣的樂觀情緒爆發,推動比特幣價格今年12月突破10萬美元大關,在12月17日更見10.8353萬美元,創出歷史新高,並直撲11萬美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上也取得顯著成績。證監會再向數家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牌。4月底本港首批虛擬貨幣現貨ETF在港交所上市,不單有比特幣的現貨ETF,以太幣的現貨ETF更是全球首例。

⑤樓市撤辣刺激 新盤交投急升

經過3年疫情後,香港樓價累積下跌超過20%。政府在2月底全面「撤辣」帶動物業成交在今年大幅回升。新盤成交在2月份降至不足270宗,政府果斷在2月底全面撤辣,隨即引發新盤交投急升,例如由3月3日起,新盤造出連續11天、每天成交破百宗的紀錄。特首其後在施政報告更再加把火,推新措施刺激樓市,包括全面放寬樓按上限至最高70%,並宣布「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容許投資樓價在5,000萬或以上住宅物業,當中上限1千萬可納入計算投資總額內,11月份新盤亦大幅反彈至逾3,000宗成交,是今年僅次3月的第二高紀錄。

⑥美啟減息周期 明年料再降兩次

美國息口走勢成為貫穿全年的熱門詞彙,美國聯儲局於9月份議息會議,決定大減聯邦基金利率0.5厘,是自2020年3月(即4年半以來)首次減息,並正式開展減息周期的序幕。其後聯儲局在11月和12月份再連續減息兩次,每次25點子,令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至4.25至4.5厘。

目前市場預計,明年只會再減息兩次。

⑦招商引才 吸重點企業來港創就業

施政報告指出,香港是內地對接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故此必須更積極和進取地「搶企業」、「搶人才」。「招商引才」成為今年政府多次強調的政策目標,也成為了熱門詞彙。今年政府在「招商引才」上做了很多工作,本港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辦)公布,年內有約67家重點企業,成為本港政府的重點企業夥伴,他們在未來數年,會在香港合共投資約420億元,創造超過17,000個職位。在投資香港的同時,也積極帶動其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企業來港。

香港今年更重啟投資移民,設立「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單是自3月1日起推出至5月底,投資推廣署便收到逾3,000宗查詢,接獲251宗申請,並批出103宗申請的淨資產審查,入境處則已就43宗申請作出「原則上批准」。連同澳門的申請者在內,投推署及入境處合共接獲341宗申請,以每宗3,000萬元計,至少可為本港帶來102億元新資金,增強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的發展優勢。而截至9月底,各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超過38萬宗申請,其中約24萬宗已獲批,約16萬名人才攜同家人抵港,超額完成本屆政府最初訂下在2023年至2025年,3年共引入105,000名人才的目標。

⑧北部都會區 為港經濟添新動力

長期閒置的河套地區今年終於落實規劃,令北部都會區成為今年熱話。有85間企業在11月與政府簽署意向書,表達支持和參與北都發展,當中包括長實、恒地、新地、信置、會德豐、滙豐等大企業,亦有35間企業簽署發展北部都會區項目,總投資額逾1,000億元。政府將於洪水橋、粉嶺北、新田科技城3個試點,試行片區開發模式,政府希望透過這種新開發方式,為商界提供參與發展北都的新途徑,加速發展,惠及整個社會。

此外,為推動創科,「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督導委員會」亦告成立,提出港深兩地園區間人員、物資、資金及數據流通的政策,為香港發展添上另一動力。

⑨低空經濟 港明年擬作試點飛行

施政報告提出要發展「低空經濟」也令該詞彙今年「熱起來」。2024年4月,內地一款「空中的士」獲官方頒發生產許可證,正式具備量產資質。隨即令人將眼光投向有關項目。香港計劃明年起推出「監管沙盒」試點項目,並會研究修訂法例,首階段以無人機載貨為主,亦有公司計劃申請試行觀光客運。政府目標於明年初在科學園、數碼港等作試點飛行。美團表示會發展無人機配送服務,日後可在指定地區開展如食品、藥物等配送服務。冠忠則透露已協議採購30架無人駕駛的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計劃申請在維港、離島試行觀光客運。

⑩「黑神話:悟空」 創中國遊戲產業神話

首款國產3A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自8月19日上市就掀起旋風,創下3天賣破千萬套的佳績,也令內地及本港的遊戲股飆升過一輪。據數據網站VG Insights統計,《黑神話:悟空》僅在Steam平台上就已經賣出2,110萬份以上,總收入超過10億美元,數據還不含內地遊戲平台We Game和國際遊戲平台PS5的銷量。

《黑神話:悟空》上市後,更吸引許多遊戲直播博主、名人參與其中,內地官媒更形容該遊戲是「現象級產品」,為全球玩家提供了解中國文化的新途徑。連《紐約時報》也形容「這是中國遊戲產業的里程碑。」

相關報道:

美YouTube網紅:上海的現代化是紐約夢寐以求的 在深圳吃到一生中最美味的菜餚

2024熱詞之撤辣減息|撤辣減息利樓市 專才置業添動力

【2024熱詞之溫暖中國】我們中國 溫暖人心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