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展望保險業明年保持樂觀。圖左起:胡裕雋、黃頌欣、劉明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德勤昨發布《2025年全球保險業展望》報告,德勤中國保險行業主管合夥人黃頌欣表示,一般保險業務領域在今年首季起已有顯著復甦,全球保險公司的股本回報率預期在今年回升至約10%,並有望在明年進一步提高至10.7%。而香港一般保險業務在今年上半年錄得毛保費總額379億元,按年增長2.7%,承保利潤同期增長31%至19億元。德勤展望保險業明年保持樂觀,在理賠支付整體下降與保費急速上升的綜合影響下,一般保險業務有望可進一步提高盈利。

報告顯示,新興風險和不斷演變的客戶需求為財產保險公司在明年提供增長潛力。德勤研究預測,到2032年人工智能相關的保險保費可能每年達到近47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80%。此外,在客戶對跨渠道個性化需求的推動下,嵌入式保險市場預計到2030年將在全球突破7,220億美元。

中國壽險市場保費料增5.7%

在壽險領域方面,該報告指出,成熟市場的保費預計到明年將增長1.5%,而中國等新興市場銷售勢頭相對放緩,並預測相關保費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別提升7.2%和5.7%。同時,在年金險領域,雖然政府和企業的養老金的支出預料將下降,但是新興市場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預期將繼續推動儲蓄類產品需求的增長。

年金等產品需求增應加大開發

黃頌欣續稱,保險業務必須適應壽險和年金產品需求的日益增加,進而加大產品開發力度。此外,保險企業應着重提升客戶引導流程和服務質素,以迎合年輕中產階層的需求,同時有效應對監管合規要求,並在新興市場展開全面的風險評估。

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廣泛,根據德勤對200多名保險業高管進行的調研,76%的受訪者表示其組織已在一項或多項業務職能中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雖然大多數仍處於概念驗證階段,但部分企業已開始將其應用於理賠和客戶服務等重點領域。

德勤中國保險業數字化合夥人胡裕雋表示,亞太地區許多保險公司在分銷、營運和客戶服務等各項功能上,也正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實施計劃,這主要得益於區內豐富的技術人才供應和文化接受度。雖然新興技術和替代數據源可以幫助預測、緩解風險並維持長期盈利能力,但保險公司必須負責任且透明地使用技術。

港跨國險企或失稅惠將受影響

此外,隨着全球最低稅率原則的實施,在低稅率轄區開展業務的保險公司的利潤率或將受到影響。面對國際稅務改革方案(一般稱為「BEPS 2.0」)「支柱二」國際稅收新規預計在全球多個司法管轄區落地生效,許多保險公司目前正專注於合規審查、報告編制和情景規劃,同時可能也需要探討企業重組的可能性,以期減輕新稅收規則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德勤中國香港金融服務業稅務與商務諮詢主管合夥人劉明揚表示,具體而言,香港將自明年起對符合條件的跨國企業集團實施「支柱二」方案。為了將其有效稅率提升至15%,在本地營運的這些企業可能需要支付額外稅款。對於香港的某些保險相關業務,例如專業再保險公司和持有牌照的保險經紀公司等,在滿足特定條件的前提下,可能有資格享有8.25%的優惠稅率,而「支柱二」在香港的推行可能對此類企業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