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港優勢項目須持續培養 增援新興體育活動發展
香港運動員近年在奧運會中取得優異成績,帶動香港體育發展熱潮。關於「精英化」體育政策的討論隨着奧運盛況再次成為社會熱話。目前體育及相關活動的產值已達到380億港元,佔全港GDP的2.2%,精英體育蘊含的經濟潛力值得重視。後續應如何做好資源分配,促進精英化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精英體育項目和精英運動員的培訓及發展進行改革,將成為體育政策的核心。在此關鍵節點上,特區政府表示,今年將會就精英體育制度進行檢討,希望優化相關計劃。●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通過盤點香港精英體育的現行資助機制及收集體育界各持份者意見,深入了解精英體育發展的掣肘,並經整理分析和參考國際經驗後,整合研究報告及提出多項建議。昨日,霍啟剛就有關研究報告舉行發布會,並邀請了中國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分享對精英運動資助的意見,以及商業贊助賽事的經驗。
霍啟剛表示,現時香港對精英體育項目的評核主要依靠獎牌數量、國際比賽分數、是否奧運或亞運項目及其相關年期、運動員表現等指標。他舉例,桌球是香港傳統優勢項目,深受大眾歡迎,然而按照現行「精英體育資助制度」,隨着桌球被剔除於亞運賽項,桌球已未能繼續符合精英「A級」項目要求,運動員資助金額將大減八成。他建議,政府可檢討現行精英評核準則,重視香港優勢項目的持續培養,在資源分配上提供更加靈活和科學的分配。
建議設基金會 降新興運動對資助依賴
新興運動近年的發展趨勢可觀。霍啟剛認為,新興運動在香港迅速崛起,是體育消費的升級轉型,以及奧運會年輕化策略的雙向成就,然而現時政府對新興體育項目的參賽年限要求過高,難以受惠,而體育發展對公帑依賴度高,缺乏自負盈虧的生存空間。
他建議,政府可考慮提高資助上限,並擴大資助範圍,涵蓋更多類型的活動和項目,從而更多地支持新興體育活動的發展,同時積極拓寬支援新興體育運動的資金來源模式,建立基金會及企業來源機遇,降低新興體育運動對政府資助的依賴。
霍啟剛並指,體育市場和產業化的發展可以為增加體育資金來源帶來動力。他認為,香港未來應積極考慮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同打造各種體育品牌賽事,通過商業模式實現體育項目的可持續發展,不但能夠為全職運動員提供更多的收入來源和發展機會,還能吸引更多有潛力的人士加入精英體育行列,擴大香港精英運動員人才庫,提升香港在國際體育舞台上的競爭力。
羅永聰分享時表示,桌球比賽在香港大受歡迎,2022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更刷新了史上最多現場觀眾的職業桌球賽紀錄,決賽錄得超過8,000名球迷觀戰,正朝產業化方向發展,亦成功令商界留意到桌球比賽的商業價值。而明年3月將在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邀請到世界前32名球手來港競逐,賽事由商業機構主辦、桌球總會協辦,體現商業機構的投入對於體育賽事的成功營運至關重要,也是助力體育產業化發展的重要一環。
改革體育政策建議
構建職涯發展階梯
●完善支持政策及制度保障,深入推進體育協調發展
●建立完善體育教育體系,發掘和培養年輕運動員
強化體育總會的角色功能
●發展多元化收入來源,如展開更多商業活動、政府設立配對基金
●提升體育總會的管治及運作能力
●充分運用優勢帶動專業化發展
提供新興運動資助的渠道
●政府加強與相關新興運動組織的溝通與聯繫,擴大資助範圍
檢討現行精英評核準則,重視香港優勢項目的持續培養
●政府應制定體育政策發展藍圖
●檢討現行精英評核準則,對香港優勢項目在資源分配上提供更靈活和科學的分配
打造體育產業
●考慮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同打造各種體育品牌賽事
●研究博彩與體育產業發展之間的關係,考慮以博彩收入對精英體育培養進行投入
資料來源:精英體育研究報告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