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林嘉麒

AI炒作氣氛在環球股市似乎已減退,惟這是好事情,只憑炒作造成過高估值的不理性並不長久,相反股價健康調整後,相關具實力的公司可從自身基本面吸引中長線投資者關注。AI發展亦進入了兩個階段:AI 1.0被看作是專用智能,專注於單任務和信息處理;而AI 2.0被視為通用智能,強調多任務和內容生成。

商湯-W(0020)今年已創立十周年,確立了三位一體的戰略「大裝置—大模型—應用」,通過數量級級別的優化,提升算力資源的使用效率,服務客戶。近日,商湯董事長兼CEO徐立宣布組織調整已結束,將會開啟新架構「1+X」,以更好地應對AI 2.0時代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X」擁深遠戰略意義

在「1+X」新架構中,「1」代表商湯的核心業務,打造行業領先的AI雲,實現大裝置、基礎模型和AI應用的無縫集成。在CV(計算機視覺)領域,打造通用視覺模型深耕各個應用場景。另一方面,「X」是代表商湯重組拆分的生態企業矩陣,包括智能汽車「絕影」、家庭機器人「元蘿蔔」、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各生態企業將設立獨立的CEO,並對業務發展負責。

冀達至獨立上市釋放價值

新架構可給予商湯這些生態企業未來獲得更靈活的激勵機制和融資通道,不但令各「企業」敏捷地把握各自領域的市場機遇,加速發展成長,甚至乎進一步憧憬在成長後獨立發展的可能,甚至乎獨立上市,從而釋放商湯的價值。

事實上,徐立亦強調,新架構的戰略意義深遠:一是堅定生成式AI為代表的核心業務,加速實現盈利和穩定現金流;二是基於該集團基礎設施優勢的協同效應,更利於生態企業快速抓住垂直行業的市場機會;三是生態企業設立獨立CEO機制更適應市場化發展。

商湯「1+X」的新架構可給資本市場更清晰地展示核心業務及不同具潛力的業務發展情況,或者可成為未來公司發展的新增動力。此次重組是公司在AI浪潮下探索生態卡位的標誌性事件,有望將資源集中競爭力更強、增速更快的生成式AI板塊,對加速盈利有積極推動作用。

商湯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4%。然而,儘管虧損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1.2%。期內生成式AI業務收入增長理想,無疑可為商湯的轉型增添更多信心,不過公司何時能實現盈利最為關鍵,是投資者一直所期待的。(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無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